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嬰兒哭鬧不能夠掉以輕心

哭是嬰兒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動”, 是生理上的需要。 但是, 因為嬰兒期孩子缺乏語言表達能力, 表達痛苦也只是哭鬧這一種方式。 因此, 年輕的父母要能夠學會區分生理性哭鬧和病理性哭鬧, 並結合其它表現, 如呼吸、體溫狀況等, 判斷孩子的病情, 以便採取相應的措施。 家長對嬰兒的哭鬧切勿掉以輕心。
由於嬰兒的哭鬧是平常之事, 家長往往對此並不介意。 以前就出現過患流行性腦膜炎、中毒性菌痢等危症的病嬰, 因家長對嬰兒的哭鬧不當回事, 以至於錯過早期治療的機會, 患兒的疾病急劇惡化,
Advertisiment
搶救無效而死亡。 所以, 作為年輕的家長, 對嬰兒的哭鬧要有一定的認識。
生理性哭鬧, 大部分是由於饑餓造成的, 把乳☆禁☆頭放入嬰兒嘴中, 哭鬧聲一般就可以停止。 病理性哭鬧, 一般來說, 哭聲異乎尋常, 持續時間長, 或者時哭時停沒有規律, 哭聲微弱或帶有呻吟, 有時還會出現間歇性, 有時會喘不過氣來, 有時伴有高熱或者其它異常性表現。 給予餵奶或者愛☆禁☆撫只能暫時起作用。 二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  
以下幾種情況是家長需要特別注意的:
1.嬰兒夜啼。 大部分原因是由於其日醒夜睡的習慣還沒有完全形成, 白天或睡前玩耍過度造成的, 但也有不少是由於上呼吸道感染以致於鼻塞影響呼吸和進食所造成的。 此外, 蟯蟲於夜間在肛門周周騷擾引起不適,
Advertisiment
也是造成嬰幼兒夜啼的常見原因。 故對“夜啼郎”應作仔細檢查, 找出原因, 對症治療。
2.嬰兒哺乳時哭鬧, 避開乳☆禁☆頭, 並且有口臭和流涎現象。 原因可能是口腔感染, 如鵝口瘡、口腔炎、咽炎等, 影響其吸吮或吞咽, 故每食必哭。
3.嬰兒哭鬧時搖頭, 或以手抓耳, 牽拉其耳廓時哭聲更大, 提示可能患有急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癤腫, 或者是異物如小蟲等進入了外耳道。
4.嬰兒哭聲嘶啞, 可能為急性喉炎引起的聲帶水腫;哭聲嘶啞伴有哮吼性咳嗽和呼吸困難, 可能為白喉引起喉頭和氣管粘膜炎症, 而造成呼吸道部分梗阻所致。
5.嬰兒哭聲急促而窘迫, 伴有喘鳴, 鼻翼扇動和鼻唇區青紫, 為肺炎、毛細支氣管炎的表現;如果平時一般情況尚可,
Advertisiment
只有啼哭時才出現氣急和面色青紫, 那麼, 嬰兒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6.嬰兒大便前哭鬧, 多因糞便幹結, 不易排出;而大便時哭鬧多因肛裂、直腸或乙狀結腸炎症, 後者可伴有粘液血性便。
7.嬰兒突然大聲哭鬧煩躁不安, 兩腿蜷縮, 即使給予餵奶或抱起, 哭聲仍不止, 如果用手輕輕按柔其腹部, 或者在其腹部放置熱水袋, 哭聲暫時停止, 可能是痙孿性腸絞痛, 也可以是腹瀉或有腸寄生蟲。 有時則是哺乳或餵食過量引起了消化不良, 從而造成腸脹氣或腸蠕動增強所致, 排便排氣後腹痛緩解, 哭鬧隨之
停歇。
8.嬰兒突然哭鬧不安, 面色蒼白, 表情十分痛苦, 並且為陣發性發作, 間歇期相對的安靜,
Advertisiment
可伴有嘔吐、果醬樣血性便和腹部臘腸形包塊, 為嬰兒腸套疊的典型表現。
9.小兒神經、精神敏感性地增加, 且煩躁好哭, 睡眠不安, 易驚, 多汗, 枕部禿髮, 這些都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早期表現。
10.嬰兒突然出現哭聲急、聲調高、停止快的“惱性尖叫”, 可能有新生兒顱內出血、化膿性腦膜炎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可伴有反復抽搐、噴射狀嘔吐、昏迷等症狀。 檢查可見前囟飽滿、頸項強直、四肢肌張力增高及病理性神經反射。
11.嬰兒哭鬧單調無力, 無表情, 精神淡漠, 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 反應遲鈍, 為嚴重營養不良, 有可能是智力發育障礙。
12.嬰兒長期哭鬧, 哭聲淒泣, 表情痛苦, 而外表健康, 在這種情況下, 家長要仔細檢查, 看看是否為意外事故造成的內傷,
Advertisiment
特別是冬天衣著多的情況下, 最易發生。 例如, 由於縛尿布的橡皮筋帶子嵌進孩子的腹股溝組織, 引起局部潰爛, 就會導致嬰兒哭鬧不停。 這是一個意外傷害的實際事例。
13.新生兒臍部炎症, 肛門周圍、陰囊與大腿之間、腋下等皮膚皺褶處發生糜爛, 皮膚濕引起搔癢, 腹股溝疝墜入陰囊而發生嵌頓等, 均為引起嬰兒哭鬧的常見原因。 只要脫下衣服, 認真檢查, 就會發現問題。
因此, 家長要對嬰兒的哭鬧表現仔細觀察, 並以此作為孩子健康與否的一個標誌, 不要疏忽大意, 簡單粗率地處理。 發現問題, 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