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時機:
八至九個月。
*發展狀況:
大致上分為兩個階段,
俯爬式以及狗爬式。
一般而言,
寶寶在八個月左右時懂得自然的爬行。
在學習爬行的初期,
幾乎都是以同手同腳的移動方式進行,
之後會以手肘往前匍匐前進,
而且腹部貼在地面,
爬行速度十分緩慢。
在九個月大時,
身體才能慢慢離開地面,
采兩手前後交替的方式,
開始順利地往前爬行。
*意義:
爬行是所有粗動作發展的基礎,
讓孩子爬行幾個月的時間是有許多好處的。
首先幼兒利用四腳爬行時,
因為他的頸部需要抬高,
並且還會左右轉動,
這樣會對頸部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幼兒爬行時用手腕支撐身體重量,
Advertisiment
*關於骨骼的問題:
有些寶寶在爬行時出現用一腿爬行來帶動另一腿的方式, 如此容易讓父母誤以為寶寶另一腿發育不良, 這樣會出現這種情形是因為嬰兒在剛開始學習爬行時, 兩隻腳的力量並不平衡, 經常一隻腳較不靈活, 這種情況屬於正常現象, 父母不須過度擔憂, 然而如果這種狀況維持太久而沒有改進, 就要懷疑寶寶可能患了肌肉神經或腦性麻痹等異常狀況。
爬行最容易發生的是頭部的外傷,
Advertisiment
*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
建議父母應儘量把寶寶放地板上, 並利用色彩鮮豔、豐富的玩具或其他有趣的東西, 誘導寶寶向前爬行。 當寶寶努力爬到“終點”時, 父母也別忘了須適時給予鼓勵。
此外,
為了讓寶寶爬得好,
一定要將爬行的環境準備完善。
爬行的地方必須軟硬適中,
磨擦力不可過大或過小,
父母可于地板上鋪助用品,
為寶寶營造一個安全的爬行環境。
*建議輔助工具:
各種色彩鮮豔的玩具、圖片、軟墊、巧拼地板。
Advertisiment
*安全環境的安排:
當寶寶到了爬行的階段, 容易碰到的危險地方或物品更多樣化了, 專家提醒父母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
1、地板:水泥、磨石子、瓷磚等所鋪設的地板, 對學習爬行的寶寶來說, 都容易因一不小心跌倒, 而造成無可彌補的遺憾。 為避免發生危險, 可在硬地板上面鋪設軟墊, 不過注意要使用厚度較高的軟墊才能發揮功用, 並且避免買有很多小花紋的軟墊, 以防寶寶將小花紋摳起來吃。
2、桌角、櫃子角:尖銳的桌角或者是櫃子角, 對家有學爬的寶寶來說簡直就是個“危險地帶”, 其改善的方式為, 最好一律將所有的桌角或櫃子角套上護墊, 就算嬰幼兒不慎撞到,
Advertisiment
3、電插座:寶寶在到處爬行的過程中, 可能會爬到插座附近, 如不小心留意將有觸電的危險, 父母可使用電插座的防護蓋, 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裝此裝置或是使用安全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