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熱 是兒科常見的危害學齡期兒童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其病變是全身性結締組織的非化膿性炎症,
主要侵犯心臟和關節,
其它器官如腦、皮膚、漿膜、血管等均可受累,
但以心臟損害最為嚴重且多見。
有時首次發作即可使心臟受損,
反復發作可使三分之二的病兒遺留慢性心瓣膜病。
風濕熱的診斷主要依靠綜合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包括心臟炎、多發性關節炎、舞蹈病、皮下結節及環形紅斑。
心臟炎的診斷應具有以下四點之一:
1.新出現有意義的雜音,
如心尖部收縮全期雜音或舒張中期雜音.
Advertisiment
2.心臟增大。
3.心包炎。
4.心力衰竭。
次要表現包括發熱,
C反應蛋白陽性或白細胞增多,
既往有風濕熱史或有風濕性心瓣膜病。
顯然主要表現較次要表現更有意義,
兩項主要表現加兩項次要表現可靠。
尤其是多發性關節炎、發熱、血沉增快這組症狀常見於幼年類風濕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化膿性關節炎及結核病毒。
另外,
對早期風濕熱以及不典型的輕症病例則需全面瞭解病史,
細緻觀察病情變化以及治療的反應,
綜合分析才可達到明確診斷。
實驗室診斷主要針對最近的鏈球菌感染和全身炎性狀態的存在,
如兩者缺一,
則難下診斷。
診斷過寬不但需要進進行一些不必要的治療,
而且要進行長期的藥物預防,
這對病人的經濟和精神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診斷過嚴則可能將症狀不典型的心臟炎漏診,
Advertisiment
此外確定風濕有無活動性也是診斷中很重要的一方面。 有三種情況提示風濕活動的持續存在, 即:
1.體溫不正常,
體重不增加,
運動耐量不恢復;
2.心律不正常,
易有變化,
脈搏快速;
3.血沉快,
C反應蛋白不轉陰性,
抗鏈球菌抗體滴定度不下降或白細胞未恢復正常。
治療措施
在風濕熱的治療方面應注意掌握以下原則:早期診斷,
合理治療,
病情進展造成心臟發生不可恢復的改變;根據病情輕征,
選用合理的抗風濕藥物使危重病兒避免死亡,
對一般病便能及時控制症狀,
減少患兒痛苦;控制及預防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
Advertisiment
急性風濕熱的治療
1.根據病情,
臥床休息及控制活動量
在急性期如發熱、關節腫痛者,
應臥床休息至急性症狀消失。
有心臟炎併發心力衰竭者則應絕對臥床休息,
休息時間一般無明顯心臟受累者大約1個月左右;有心臟受累者約需2~3個月;心臟擴大伴有心力衰竭者,
約需6個月左右方可逐漸恢復正常活動。
2.飲食 應給容易消化,
富有蛋白質、糖類及維生素C的飲食,
宜少量多餐。
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可適當地限制鹽及水分。
應用皮質激素的患兒亦應適當限制食鹽。
3.控制鏈球菌感染 應肌注青黴素40萬單位,
Advertisiment
4.抗風濕藥的應用 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及腎上腺皮質激素, 兩者均有退熱、消除關節症狀及抑制心臟炎的抗炎作用, 藥物的選用、用量及療程必須根據臨床表現來決定。 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較強, 心臟炎伴有心力衰竭者必須首選強的松, 對危重病人可挽救生命。 多發性關節炎者首選阿司匹林, 對於舞蹈病, 兩者均無明顯效果。 風濕熱初次作大多於9~12周能自選消退, 抗風濕藥物只起到抑制炎性反應作用, 故療程宜9~12周或更長, 視病情輕征而定。 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阿司匹林治療後, 停藥或減量時常出現反跳現象,
Advertisiment
5.舞蹈病的治療 主要採取對症治療及支持療法。
居住環境宜安靜,
加強護理工作,
預防外傷,
避免環境刺激。
輕症可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鎮靜劑。
水楊酸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療效不顯著。
近年報導用氟呱啶醇1mg加同量安坦,
每日2次,
可較快控制舞蹈動作,
並減少氟呱啶醇的副作用,
效果較好。
6.心力衰竭的治療 嚴重心臟炎、心臟擴大者易發生心力衰竭,除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以外,應加用狄高辛或靜注西地蘭及速效利尿劑如速尿等(詳見心血管疾病篇心力衰竭節)。
6.心力衰竭的治療 嚴重心臟炎、心臟擴大者易發生心力衰竭,除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以外,應加用狄高辛或靜注西地蘭及速效利尿劑如速尿等(詳見心血管疾病篇心力衰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