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拉肚子也稱作嬰兒腹瀉, 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臨床綜合征。 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嬰兒, 急性可分二型。 輕型腹瀉:每天數次至十餘次, 糞便呈蛋花湯樣, 偶有溢乳及嘔吐, 輕微腹脹等;重型腹瀉:每天十次以上, 多達數十次, 水樣便, 嘔吐, 發熱、面色發灰, 煩躁不安, 甚則昏迷、驚厥, 並有失水、電解質紊亂等症狀。
嬰兒腹瀉的原因
胃腸炎:胃腸炎(也稱為腸胃感冒)是胃和腸道的一種炎症,
可以引起嬰兒、兒童和成人的腹瀉。
胃腸炎很常見,
可以由很多不同的病毒引起。
最常見的病原是輪狀病毒,
由於腹瀉住院的小朋友中有一半是感染了這種病毒,
Advertisiment
細菌感染:嚴重腹瀉(有時伴有嘔吐),
同時有腹痛、血便、發燒,
往往是病毒或細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引起的。
這種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
但有些也可能非常嚴重,
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類裡含有的大腸桿菌引發的感染。
寄生蟲:寄生蟲感染也可能引起腹瀉。 比如賈第蟲病(也叫梨形鞭毛蟲病)就是由一種寄生在腸道內的、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蟲引起。 集體生活時寄生蟲很容易傳播, 而且需要特殊藥物治療。 寄生蟲主要是通過飲水(包括沖調配方奶用水)進入嬰兒體內, 自來水經過樓頂水箱和輸水管道等的存儲和運輸, 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含有紅蟲、賈第鞭毛蟲等各類寄生蟲。
Advertisiment
抗生素:如果你的寶寶在抗生素治療期間或治療後發生腹瀉, 可能與藥物有關。
食物因素:喝太多果汁(尤其是含有山梨醇和高濃度果糖的果汁)或太多含糖飲料也可能會使寶寶肚子不舒服,
大便變稀。
牛奶過敏:牛奶過敏的現象並不少見, 也能引起腹瀉, 有時候還能引起嘔吐。
注意事項
1.千萬不要禁食。 不論何種病因的腹瀉, 嬰兒的消化道功能雖然降低了, 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營養素, 所以吃母乳的嬰兒要繼續哺喂, 只要嬰兒想吃, 就可以喂。 吃牛奶的嬰兒每次奶量可以減少1/3左右, 奶中稍加些水。 如果減量後嬰兒不夠吃, 可以添加含鹽分的米湯, 或哺喂胡蘿蔔水, 新鮮蔬菜水, 以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
Advertisiment
物數量稍微減少。 要根據嬰兒口渴情況。
2.保證喂水。
早期發現脫水。
當嬰兒腹瀉嚴重,
伴有嘔吐、發燒、口渴、口唇發幹,
尿少或無尿,
眼窩下陷、前囟下陷,
嬰兒在短期內“消瘦”,
皮膚“發蔫”,
哭而無淚,
這說明已經引起脫水了,
應及時將病兒送到醫院去治療。
3.預防脫水。
用口服補液鹽不斷補充由於腹瀉和嘔吐所丟失的水分和鹽分,
脫水便不會發生。
口服補液鹽(ORS)1000毫升,
內含氯化鈉3.5克,
碳酸氫鈉2.5克,
氯化鉀1.5克,
葡萄糖20克,
用量遵醫囑,
但預防脫水和治療脫水用的量和喝的速度是不同的。
口服補液鹽含糖濃度為2%,
研究證明這種糖濃度最利於介導鹽和水進入體內,
以補充腹瀉時的損失,
它的效果已被世界公認,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5.做好家庭護理。 家長應仔細觀察大便的性質、顏色、次數和大便量的多少, 將大便異常部分留做標本以備化驗, 查找腹瀉的原因;要注意腹部保暖, 以減少腸蠕動, 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熱水袋敷腹部;注意讓嬰兒多休息, 排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 防止紅臀發生, 應把尿布清洗乾淨, 煮沸消毒, 曬乾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