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缺乏營養有后患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現, 在生命期的最初幾年, 如果兒童出現營養不良現象, 就會導致其在童年和青春期后出現反社會與侵略行為。

該研究被認為是第一個顯示嬰兒期營養素缺乏(如鐵、蛋白質、維生素b)可能會導致行為問題直到青少年后期。 研究結果為兒童飲食對健康的影響提供了有力證據。 同時也暗示飲食在預防反社會行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國精神病學》期刊上的這份研究報告稱,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居住在毛里求斯的1000多位兒童進行了14年的研究,

Advertisiment
就他們的營養、行為和認知發育等情況進行了調查。 受調查的兒童包括印度人、克里奧爾人、中國人、英國人和法國人等血統。 研究人員自兒童3歲起開始評估他/她們的營養狀況, 尤其是那些與維生素b2、蛋白質、鋅與鐵缺乏有關的健康狀況。 兒童的智力與認知能力也被測驗, 并追蹤至8歲;11至17歲期間則開始與父母親一起面談;老師調查兒童在學校與家里的行為。

研究結束后發現, 營養不良與反社會或侵略行為有明顯的關系。 與控制組相比, 營養不良組的兒童在8歲時侵略性增加了近41%、在11歲時有侵略性和違法行為增加了10%;在17歲時, 激烈反社會行為增加了51%。

研究人員說, 社會階層并不是主要影響因素, 智能確實會影響其反社會行為。

Advertisiment
營養缺乏, 特別是鋅、鐵、維生素b與蛋白質缺乏會導致低智商, 致使兒童年齡稍大后出現反社會行為, 而這些都與腦部發育的營養素有關。 研究人員還發現, 營養不良程度越嚴重, 其反社會行為就越大。 不過, 該研究結果也暗示反社會行為也許是可預防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