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嬰兒體內儲存的鐵量不足。 一個足月出生兒, 從母體內獲得的鐵約250~300毫克, 加上出生後短時間裡生理性紅細胞破壞放出的鐵, 僅能滿足生後3~4個月造血之用。 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患貧血症, 那麼, 嬰兒從母體得到的鐵量更少, 出生後2、3個月內如不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 就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因此, 孕婦在懷孕期間, 增加營養十分重要。 對低體重出生兒、早產兒、雙胞胎兒應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 如肝泥、蛋黃、魚泥或豆製品等。
2.餵養不當。 這是發生缺鐵性貧血最常見的原因,
Advertisiment
3.鐵丟失增加。 正常情況下, 每天排出極少量的鐵, 丟失的鐵可從食物中吸收得到補充。 若孩子患鉤蟲病、腸息肉等病, 可造成小量的慢性失血, 如果每天失血2毫升, 就會丟掉1毫克的鐵, 日久就會造成失血性貧血。
4.發熱及腹瀉都可影響鐵的吸收, 使體內含鐵量減少。
5.羊奶中葉酸和B12含量少, 不能滿足造血需要, 因此, 喂羊奶的嬰兒, 需同時加用葉酸及維生素B12, 以防發生大細胞性貧血。
6.偏食和挑食的孩子, 不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造血原料而造成貧血, 因此給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很重要的。
一旦發現孩子有貧血徵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