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生病時切勿添加輔食

為給感冒的兒子補充營養, 媽媽特意做了一個雞蛋黃營養餐給兒子吃, 結果兒子發生過敏險些喪命。 這是海慈醫院一周來發生的第4例嬰兒食用雞蛋黃過敏的病例。

據海慈醫院兒保專家告訴記者, 這些吃蛋黃過敏的嬰兒都在1歲以內, 嬰幼兒在感冒發熱或腹瀉生病期間, 身體處在高致敏狀態, 抵抗力低下, 若這時再為孩子加輔食, 就會加重胃腸道負擔, 導致身體過敏或引發胃腸道疾病。 1歲內的嬰幼兒增加輔食應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進行, 循序漸進, 不能著急。
新添加一種食物時, 應嚴密觀察孩子有無不適或身體過敏的現象,

Advertisiment
如有上述癥狀, 應停止喂食這種輔食。 孩子若出現嚴重休克、 蕁麻疹等過敏癥狀, 應及時送醫院搶救治療。

如果母乳夠吃, 嬰兒還要添加輔助食品嗎?如果添加, 怎樣做才科學?

隨著嬰兒的成長, 單純依靠母乳喂養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的生長需要, 如果不及時添加輔食, 嬰兒的生長發育就會減慢或者停滯, 也容易引起各種營養缺乏或感染性疾病, 不利于培養嬰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一般來說, 嬰兒出生15天后, 就可以口服濃縮魚肝油滴劑;1—3個月后, 就要給嬰兒添加輔助食品, 開始可以先加一些菜湯、米湯、水果汁等;嬰兒4—6個月, 可添加稀粥、軟面條、豆漿、代乳粉, 以提供更多的熱量, 適當增加菜泥、蛋黃,

Advertisiment
以提供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7—9個月, 因為嬰兒已經開始萌牙, 可以添加蛋、魚、肝泥、肉沫、豆腐、面包、餅干、水果泥等有助于牙齒生長的食物;10—12個月, 可以添加稠粥、各種軟飯、碎肉、碎菜、豆制品、帶餡的食品、水果等, 每日兩三頓, 有條件的應該及時斷乳, 因為過分延長哺乳時間, 就會降低嬰兒的食欲。 嬰兒斷奶后, 乳齒逐漸出齊, 咀嚼、消化能力加強, 此時食量應酌情增加, 食物和種類必須多樣化, 如相應增加谷類, 牛奶及代乳品應適量減少, 每日250—500毫升即可, 同時供應肉、蛋、魚、肝類等食物, 以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需要注意的是:添加輔助食品, 應根據嬰兒的生理特點及發育需要, 夏季炎熱及嬰兒生病時應暫緩添加,
Advertisiment
防止引起消化道疾病。 另外, 輔食添加要遵循由少到多, 由細到粗, 由稀到稠, 由軟食到固體食物的原則。 不要同時添加幾種輔食, 習慣一種食物后再加另一種, 要注意觀察嬰兒的消化、精神和飲食情況, 一旦發現消化不良, 應暫時停止添加輔食, 等一切恢復正常后, 再由少量加起。

應當指出的是, 不要一味偏重魚肉雞蝦等, 高營養的東西而忽略了蔬菜, 因為蔬菜與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素, 是其它食物所替代不了的。 嬰幼兒每天必須吃綠葉蔬菜, 才能使腸道暢通。 還要注意的是, 不要過多攝入鹽和糖, 否則, 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在嬰幼兒時就會打下埋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