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嬰兒常見的營養問題。
導致嬰兒貧血的原因很多,
但最常見的原因是餵養不當。
嬰兒餵養不當主要發生在哺乳期及開始添加輔食以後的一段時間裡。
小兒出生後0-6個月期間為哺乳期。
哺乳期常見的餵養不當有母乳餵養率低、持續時間短,
小兒每日奶量供給不足,
過早添加輔食等。
預防哺乳期嬰兒貧血,
首先需要全社會繼續加強有關母乳餵養的宣傳,
讓更多的人知道母乳餵養對嬰兒生長發育的好處,
以及對預防貧血的好處。
我們知道母乳中鐵的含量不高,
但由於母乳中鐵的吸收利用率是牛乳的5-6倍,
Advertisiment
所以堅持母乳餵養有利於預防貧血。
嬰兒在4-6個月期間可能會出現生理性貧血,
(即血紅蛋白低於90克/升),
但臨床觀察發現,
生理性貧血一般是一過性的,
只要保證小兒每天攝入足夠的奶量,
貧血多在1-2個月之內自行緩解而無需藥物治療。
不少人認為給嬰兒添加輔食可以預防貧血,
但是經過對嬰兒的縱向跟蹤觀察發現,
早加輔食的結果是利少弊多,
對預防貧血的作用並不顯著,
因為許多植物類食物雖然含鐵豐富,
但吸收利用率很低,
大約僅有1.7-2.9%,
而牛奶的中鐵的吸收利用率雖然不及母乳高,
卻可達到25%。
因此,
大多數家長不必擔心哺乳期嬰兒會發生貧血。
有調查發現,
國內小兒在哺乳期發育水準與發達國家基本持平,
Advertisiment
但從六月齡以後,
發育水準逐漸下降,
貧血、體重不增、缺鈣、微量元素缺乏、營養不良等發病率逐漸升高。
影響國內小兒正常發育的因素很多,
而主要原因是,
大多數家長並沒有很好的掌握科學餵養的方法,
仍然延續舊的傳統餵養方式。
例如;當嬰兒開始添加輔食以後,
穀類食物添加過多,
而穀類食物屬於碳水化合物類食物,
鐵及各種微量元素含量低,
吸收利用率也低;膳食不平衡,
給小兒進食大量蔬菜、水果,
導致營養素吸收不良;小兒經常吃零食、喝飲料,
缺乏食欲影響營養素補充;食物加工不夠精細,
消化吸收不良,
導致營養素吸收障礙;為了提高嬰兒健康水準,
減少貧血對嬰兒健康的危害,
唯一的辦法就是鼓勵家長努力實現嬰兒科學餵養計畫。
Advertisiment
我們要從小兒開始添加輔食起,
為小兒制定一個合理的輔食添加計畫,
並注意給嬰兒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
應當把家庭自製米湯、米粥改換為強化了礦物質的工業化嬰兒專用米粉,
適當減少穀類食物的攝入量,
增加肉、蛋類食物的攝入,
讓嬰兒經常吃到動物肝臟、牛肉和豬肉泥、血製品、動物紅骨髓、蛋黃等含鐵豐富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
綠色蔬菜含鐵豐富,
水果含有大量維生素C對鐵吸收有促進作用,
應該讓小兒吃到各種各樣的水果和蔬菜而不是過多的水果和蔬菜。
嬰兒營養不良性貧血,
是國內小兒可防治性常見疾病之一,
長期貧血不但影響體格發育,
而且影響小兒智力發育。
Advertisiment
為此,
我們需要共同努力,
為初生以後的嬰兒提供科學合理的餵養,
使嬰兒期貧血發病率逐漸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