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孕期保健>正文

孕婦乳母嬰幼兒重點補碘

生育健康網,

碘缺乏, 是因環境缺碘造成的地球生物化學性疾病, 目前在世界上分布之廣泛、侵犯人群之多、危害之嚴重, 遠遠超過其他微量元素缺乏所造成的疾病。

 全球至少有130個國家、10億人口生活在缺碘的環境中, 中國生活在嚴重缺碘地區的人口達4.25億, 占全國人口總數的40%, 輕微缺碘已波及所有省、市的所有人群。

 人類智力損害中的80%是碘營養缺乏所導致的。 資料證明:我國現有1070萬兒童智力發育不良, 80%由于缺碘引起, 而且以每年100萬的速度增長。 因為環境缺碘, 早在8000萬至1800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時期, 冰雪融化,

Advertisiment
將陸地土壤中的碘幾乎全部帶入海洋, 使陸地陷入缺碘的狀態, 所以, 碘缺乏危害是由于環境缺碘所造成的地球生物化學性疾病。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 而甲狀腺激素又是人腦發育所必需的內分泌激素。 人腦在形成時有兩個發育、分化的旺盛期, 也是最容易受損害的時期, 科學界把它稱為腦發育的臨界期, 一是胎齡10~18周, 這是神經母細胞增殖、發育及分化、遷徙、形成腦組織的時期;二是生前3個月至生后2歲, 即腦發育成熟的主要階段。 這兩個階段需要更多的碘來合成足量的甲狀腺激素供應腦發育, 若缺碘就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損害, 輕者會導致5~10個智商的丟失, 重者導致呆傻, 而且智力的損害是不可逆的。
Advertisiment


 碘缺乏的表現, 除了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脖子病)、地方性克汀病以外, 還有我們極易忽視或了解不足的隱匿性碘饑餓給人類智力帶來的損害。

 因為環境缺碘, 我們每一個人, 特別是孩子, 都處在輕微缺碘的隱匿性碘饑餓狀態, 使腦發育在關鍵時期, 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永久性損害, 智力未達到最佳狀態。

 遺憾的是, 缺碘給人類帶來的這種隱匿性的、潛在的、不可逆的危害, 人們沒有意識到或還沒有足夠認識。

 目前, 國家實行全民食鹽加碘, 正是因為全民處于缺碘狀況。 但碘鹽僅僅能滿足成人基本碘需求, 孕婦、乳母對碘的需求量比常人增加30%~100%, 因為:

 (1)胎兒期和嬰幼兒期需足量碘供應腦細胞發育。

 (2)孕婦體內的碘, 除滿足其自身需要外,

Advertisiment
還要向胎兒輸送足夠多的碘以滿足胎兒發育的需要;乳母體內的碘很大一部分聚集于乳汁中(約25微克/天), 提供嬰兒發育的需要。

 (3)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必需元素, 血液中的甲狀腺素絕大部分是與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等蛋白質結合存在的, 妊娠期雌激素激增, 刺激肝臟合成甲狀腺素結合蛋白增加, 血中總甲狀腺素增多, 但游離甲狀腺素含量減少, 為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 孕婦需額外吸收更多的碘以得到更多游離甲狀腺素。

 (4)妊娠期腎血漿流量增加35%, 腎小球濾過率增加50%, 肌酐清除率也相應增加, 使孕婦體內碘的代謝量增多。

 孕婦碘攝入量不足, 因為:

 (1)食鹽中所含的鈉離子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