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孕期保健>正文

孕婦患牙病易早產


人的乳牙硬組織在胚胎時期就開始鈣化, 恒牙除第一恒磨牙的牙尖外, 其余都是出生以后陸續鈣化的, 若母體在懷孕期間缺乏鈣質, 就會影響牙齒硬組織的鈣化程度。 牙齒發育和鈣化的良好與否對牙病的發生有直接的不良影響。 影響兒童牙胚發育的原因除母親自身的健康狀況外, 孕期的飲食質量也十分重要。 所以孕婦應注意飲食品種的多樣化, 還要保持食物的酸堿平衡、鈣磷平衡。 米飯、肉食、面食、蛋類、蝦貝等食物屬于酸性食物, 蔬菜、水果、牛奶等食物屬于堿性食品。 如果進食酸性食物過多,

Advertisiment
可導致血液酸度提高, 這對胎兒牙胚的發育、鈣化不利。 日本學者指出, 孕期食糖過多, 會消耗大量母體內的鈣質, 并累及胎兒, 使其牙胚發育障礙, 鈣化不全, 將來易患各種牙病。 因此, 孕婦每日進糖量應控制在50克以下。 孕期還應避免服用四環素藥物, 學齡前兒童也需禁用此類藥物, 以免造成四環素牙。

孕婦口腔感染可影響胎兒和自身健康。 美國一所研究機構對早產兒與不足月兒進行的對比研究表明, 患有嚴重牙齦疾病的婦女更容易早產。 因為引起牙齦疾病的細菌可進入血液, 通過胎盤感染胎兒, 引起早產。 在死亡嬰兒中有2/3是早產兒, 其中18%的早產是孕母牙齦疾病引起的。 另據有關資料分析, 母親牙齦疾病感染胎兒,

Advertisiment
會使胎兒患先天性心臟病, 還可能影響嬰兒的大腦發育。 此外, 口腔慢性炎癥及各種長期的機械性刺激, 例如殘留的牙根、鑲得不好的假牙、牙槽突的銳緣以及牙石等, 可使孕婦的牙床長出一個腫物———“妊娠瘤”。 雖然它是一種良性腫瘤, 但畢竟會給人帶來異物感。 多數孕婦分娩后會逐漸縮小, 個別人仍不消退, 應到醫院及時診治。 牙齦疾病比較嚴重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臟病和中風, 尤其是孕婦, 罹患這些疾病還能增加難產的幾率。 另一方面, 有些用于消毒的藥物已被證明具有致畸作用, 牙齒治療過程中疼痛對孕婦的刺激在懷孕初期易誘發流產, 懷孕晚期易發生早產。 因此, 孕婦治療牙齒應慎重, 特別是懷孕后頭三個月和最后三個月。
Advertisiment
最好選擇懷孕前治療牙病。 據估計, 80%的孕婦有牙疼、牙齦出血等牙科并發癥。 如果懷孕之前治療牙病, 懷孕期間就不會遭受牙病之苦了。 還有, 懷孕期間應注意口腔衛生, 堅持早晚刷牙, 注意飲食多樣化, 不僅有利于優生優育, 也對婦女自身健康有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