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是身體內制造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 人體內2/3的鐵存在于血紅蛋白中, 另1/3貯存于肝、脾、骨髓及小腸上皮細胞內。 婦女在妊娠期血容量平均增加1500毫升, 紅細胞中度增生, 而血漿相對增加更多, 因而出現血液稀釋。 這種生理性貧血較為普遍, 其中因鐵的補充不足發生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 為了滿足孕婦自身及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在孕期需補充足夠的鐵。
如果沒有補充足夠的鐵, 孕婦生理性貧血會加重, 將會出現貧血癥狀, 如頭疼、頭暈、耳鳴、目眩、疲倦、乏力、記憶力減退, 嚴重的可引起貧血性心臟病,
Advertisiment
為避免孕期貧血給母胎帶來的危害, 從孕早期起需注意補充鐵, 主要為增加含鐵食物的攝入, 預防缺鐵性貧血。
有哪些含鐵的食物呢?
含鐵量較高的谷類有糙米、小米、玉米、燕麥;
豆類有綠豆、紫蕓豆、黑芝麻;
蔬菜中有菠菜、芹菜葉、土豆等;
動物的肝臟, 尤其豬肝、鴨肝含鐵較多;
菌藻類有紫菜、海帶、發菜、口蘑、黑木耳;
海產品有海蜇皮、海蜇頭、蝦米、蝦皮等。
如果孕婦注意飲食多樣化, 不挑食, 每天均能攝入足夠量的鐵。 另外, 用鐵鍋炒菜也可補充一些鐵。
Advertisiment
總之,
鐵的來源是多方面的,
適當的飲食搭配,
注意食品的質和量,
即可攝人足量的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