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生活習慣網絡調查的結果顯示
準媽媽吃得又好又多, 就能使肚子里的寶寶健康且營養全面嗎?日前公布了一項最新的孕期生活習慣網絡調查。 該調查結果顯示, 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則自認孕期營養知識不足夠。
六成準媽媽大補特補
懷孕后, 家里長輩都會給準媽媽大補特補, 以為這樣可以讓母子更健康。 在這個最新調查中, 超過66%的孕婦認為自己營養十分充足, 甚至達到過剩狀態。
孕期營養并非越多越好, 營養過剩和營養不足都會影響母親健康以及胎兒的正常發育。
Advertisiment
九成準媽媽認同, 懷孕期間自己的營養狀況會影響到孩子的發育。 但是, 卻有一半的孕婦認為, 自己懷孕期間的營養知識是不足夠的。 在調查中, 研究人員發現有超過1/3的受訪者認為, 自己懷孕期間的營養攝取是不均衡的, 有的認為攝入過多了, 但大部分還是由于不了解該攝入多少食物才算適量而認為自己營養不足, 仍需努力進食補品。
準媽媽的茫然凸顯了孕期營養規劃不善的漏洞。 調查顯示金標準的指導而不得時, 87%的孕婦顯得左右為難, 一方面怕孩子營養不夠,
Advertisiment
潘明明教授認為, 多吃未必使孩子營養全面, 但卻非常容易讓媽媽產后肥胖, 進補應有度。 她建議, 有條件的早晚喝一杯孕婦奶粉, 孕婦奶粉里含有營養物可有效預防因營養不均而導致的肥胖癥發生。
據專家介紹, 孕前體重正常增加應在10-15公斤, 平均12.5公斤;胎兒體重在2500克-3200克為理想。 體重過重有危險性, 如引發多種妊娠期并發癥及難產, 巨大兒出生率增加。
孕期營養金標準:九個一
潘明明表示, 科學的0歲前營養規劃, 將使寶寶終身受益。 這位專家建議, 孕期飲食應達到九個一標準
1、1-2杯合適的奶制品(500毫升, 孕婦配方奶優選),
2、1份糧食(250-300克)粗細搭配(一半是粗糧)
3、1斤蔬菜(250克, 綠葉)
4、1-2個水果(150-300克)
Advertisiment
5、100克豆制品
6、100克肉類(無腿>兩條腿>四條腿
7、1個雞蛋
8、一定量的調味品(油20-25克、鹽6克、不用或少用糖),
9、一定的飲水量2000毫升(6-8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