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胎教常識>正文

孕婦進補要有分寸

最近, 相關部門對本市4500位孕產婦進行了一次抽樣調查。 結果顯示, 北京市孕產婦孕期體重平均增加超過了17公斤, 遠遠超出對身體有益的12.5公斤。 對此, 北京婦產醫院的醫生介紹, 如今的準媽媽們"隨意吃、敞開吃", 增重超標普遍, 妊娠期糖尿病等患者也在增多。 在該院營養門診就診的患者中, 妊娠糖代謝異常及體重增長過度的孕婦占到了八成。 為此, 醫生提醒孕產婦進補應有度。

婦女孕期增重超標不但會引起巨大胎兒, 使剖宮產數量增加, 還會引發妊娠糖尿病和妊高癥等, 而且寶寶在胎兒期內的營養狀況與其成年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發生有直接關系。

Advertisiment
因此, "準媽媽"盲目過量進補所導致的嚴重后果, 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誤區一:過于注重蛋白質補充

現象:不少超重的孕婦都說自己沒多吃啊, 尤其是主食吃得非常少, 早餐甚至不吃主食。 她們覺得此時大人孩子都需要營養, 很多人早餐只吃牛奶加雞蛋, 有的孕婦每天吃幾個雞蛋, 喝1公斤以上的奶;有人還買來蛋白粉和孕婦配方奶喝。

專家點評:這樣的孕婦飲食非常不合理, 過于注重蛋白質的補充, 既不利于蛋白質的利用也不利于鈣的吸收。 充足的蛋白質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的確很重要, 但前提是飲食結構要合理, 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供熱比要合理,
Advertisiment
如果過分限制主食的攝入, 勢必導致蛋白質和脂肪吃得過多, 進入身體內的蛋白質首先作為熱源來供能, 而不能發揮蛋白質應有的作用。 同時加速脂肪分解來供能, 會產生酮體, 對胎兒的大腦神經有毒性作用。

當然主食也不是越多越好, 過多也可致熱量超標, 孕婦體重增長過多等。

誤區二:水果吃太多變成"糖"媽媽

現象:有些來就診的"糖"媽媽, 也就是糖代謝異常的孕婦, 對自己血糖高感到特別冤枉, 覺得自己主食吃得非常少, 又沒糖尿病的家族史, 就不該出現血糖方面的問題。 可醫生一問診, 就暴露出了問題。 一些孕婦雖然主食吃得少, 但水果吃得太多。 有的孕婦一天可以吃4公斤多西瓜, 一次可吃1到1.5公斤的葡萄,
Advertisiment
這同樣會導致熱量超標。

專家點評:食物的種類對血糖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一個人吃同樣多的早餐, 但種類不同可出現完全不同的血糖反應, 這是因為不同種類食物有著不同的血糖生成指數。 比如, 某位患者早餐習慣喝一碗大米粥, 吃一小塊蛋糕(或一片白面包), 喝一杯奶, 吃一個雞蛋, 早餐后血糖總是很高;而她如果把大米粥換成燕麥粥, 蛋糕或白面包換成全麥面包, 結果血糖很快就下來了。 這是因為大米粥和蛋糕都是血糖生成指數較高的食物, 而燕麥和全麥面包血糖指數要低得多。 水果也一樣。

溫馨提示

準媽媽整個孕期體重增加10到12.5公斤比較合適。 其中孕早期增加較少, 孕中期和孕后期增加幅度較大,

Advertisiment
每周可達350克到400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