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妊娠高血壓綜合癥
孕婦高血壓是產科常見的問題之一,
約占所有孕婦的5%。
其中一部分還伴有蛋白尿或水腫出現,
稱之為妊娠高血壓綜合癥,
病情嚴重者會產生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等癥狀,
若沒有適當治療,
可能會引起全身性痙攣甚至昏迷。
造成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的原因仍不清楚, 目前認為是一連串疾病的衍生過程, 所幸大部分妊娠高血壓只需觀察, 不會有太大的后遺癥。 但嚴重的供血并發癥, 包括腦內出血、腎衰竭、肝衰竭、呼吸衰竭等, 孕婦的死亡率會較高。 如果無法以藥物控制好病人的血壓,
Advertisiment
2、妊娠糖尿病
懷孕期間由于種種激素因素而產生抵抗胰島素的作用,
形成所謂妊娠性糖尿病。
糖尿病對母親的影響,
除了血糖不易控制、容易肥胖之外,
也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如尿路感染等。
此外,
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的比率也會比一般人高出數十倍之多。
對于胎兒除了易有巨嬰癥導致難產之外, 長期高血糖也容易導致子宮胎盤血管病變, 而引起胎兒生長遲滯甚至胎死腹中, 不可不慎。 所以, 糖尿病孕婦應接受醫師及營養師的建議, 控制飲食或以降血糖藥物控制, 以確保母子平安。
Advertisiment
3、懷孕出血與胚胎萎縮
在孕初期,
常會有血樣狀的陰☆禁☆道分泌物,
有的還伴有輕微下腹疼痛,
嚇壞了剛懷孕的準媽媽,
這樣的情況稱之為“先兆性流產”。
早期懷孕約有1/4的可能會出現出血,
其原因可能是生理性的著床出血或病理性的子宮頸病灶。
大部分的出血會維持數天甚至數星期。
若在懷孕6-7周超聲檢查仍不見胎心出現,
就要懷疑是否是“萎縮性胚囊”。
病人得知胚胎不正常的結果,
往往責怪自己太大意。
其實,
因自然因素流產的幾率高達15%~20%。
胚胎萎縮有60%左右是因為受精卵染色體異常,
屬于自然淘汰,
所以,
準媽媽不必過于內疚,
配合醫師做適當處理,
才是應有的態度。
4、子宮頸閉鎖不全
子宮頸閉鎖不全,
是子宮頸“無痛性擴張”而無法鎖緊,
Advertisiment
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原因, 主要是先天性子宮頸發育異常和后天子宮頸傷害。 先天性約占30%~50%, 其中包括母親在懷孕期間服用des這類藥物。 后天性原因, 大部分與人工流產手術或經歷過子宮頸癌初期的子宮頸錐狀切除有關。
子宮頸閉鎖不全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在妊娠14~16周時施行mcdonald子宮頸縫合術,
但這種手術可能的副作用是破水、出血或感染。
5、胎兒子宮內生長發育遲緩
準媽媽做產檢時,
最喜歡問的一句話就是:“寶寶體重正常嗎?有多重了?”倘若醫生的回答是“小了一點!”準媽媽們一定會心急不已。
事實上,
寶寶的體重本來就有重有輕,
Advertisiment
若胎兒頭圍及腹圍均較小, 稱之為“均稱形生長遲滯”, 主要原因有媽媽體重增加不良、子宮內感染(如麻疹、梅毒)、先天異常、染色體異常等, 不過, 也可能是由于父母的體型較小, 基于遺傳的因素, 胎兒自然也會小一些。
若胎兒頭圍正常, 只有腹圍較小, 稱之為“不均稱性生長遲緩”, 胎兒在孕晚期才受到有害因素的影響, 常見的原因有母親合并貧血性心臟病或血管及腎臟疾病導致胎盤功能不全, 胎兒為多胞胎或胎盤、臍帶異常等。
Advertisiment
生長遲滯的胎兒,
在生產時發生胎兒窘迫的比例很高,
所以早期診斷十分重要。
孕婦一旦發現有胎兒生長遲滯現象,
除了針對上述可矯正因素做矯正外,
若有必要,
須先行引產,
以防不測。
6、產前出血
產前出血指的是懷孕28周后的陰☆禁☆道出血。
主要發生原因有:
(1)胎盤異常: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最為常見。
(2)子宮頸與陰☆禁☆道疾病:如子宮頸糜爛、子宮息肉或子宮頸癌。 另外, 陰☆禁☆道外傷或異物置入等, 也會造成出血。
(3)泌尿道感染造成的血尿。
(4)血液科疾病, 如:凝血功能異常。
發生產前出血時,
應盡快就醫并找出出血原因。
超聲波可得知有無前置胎盤,如確定無前置胎盤,則應進一步確診是否有子宮頸或陰☆禁☆道疾病。另外,尿液檢查及凝血功能測試也可提供進一步資訊。某些特殊情況,比如胎盤早期剝離,如果具備剖宮產的條件,以盡快生產為宜。
7、胎位不正
臀位、橫位、斜位、面產式等均稱之為胎位不正,其中以臀位的比例最高。準媽媽很關心寶寶的胎位,常在懷孕不久就詢問醫生胎位問題。事實上,3個月前的胚胎處于浮游狀態,無時無刻不在變換姿勢。而六個月之前的胎兒,約有一半胎位不正,直到32周以后,胎位不正的比例才降到10%。所以,胎位不正在懷孕8個月前,頗為常見,父母無須擔心,因為大部分寶寶在8個月后,便會很規矩地轉正。
產婦羊水過多,經產婦腹部肌肉松弛、子宮肌瘤、雙角子宮、前置胎盤、多胞胎等胎位不正的幾率較高,另外,胎兒先天異常,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染色體異常、腦水腫等,臀位的幾率也較高。
臀位經由陰☆禁☆道生產的危險性高,因為胎兒臀部無法將母親的骨盆充滿,所以生產時,發生臍帶脫垂的機會較高,也比較容易發生胎兒缺氧現象,甚至造成胎兒死亡。另外,胎兒長骨骨折、脊髓受傷或母親產道嚴重裂傷的幾率,也比頭產位高出10倍之多。所以,建議此類產婦以剖宮產較為安全。
8、早產
大部分的早期子宮收縮,可能只是假性陣痛,但,若子宮收縮頻率每20分鐘有4次以上,或1小時有6次以上,且子宮頸已經有進行性變薄擴張的情形,即是早產性陣痛,應臥床休息并配合醫師指導使用安胎藥。
9、胎兒窘迫
胎兒窘迫就是胎兒缺氧窒息的現象。正常胎兒心跳速率約每分鐘120~160次。胎兒心跳速率過慢或過快,或是心跳有變異性不良,均要懷疑是否有潛在胎兒窘迫。
胎兒窘迫是因為過期妊娠、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或糖尿病,引起胎盤功能不全導致的慢性窘迫,除此之外,子宮壁肌肉收縮引起的血液循環暫時停止,也會導致急性窘迫。產檢時,一般要用多普勒測胎心音,目的就是為了確定有沒有潛在的胎心窘迫,一旦發生異常,會請準媽媽接受30分鐘的胎兒監視器檢查,以決定進一步的處理。
大部分的胎兒窘迫,可以從改變母親位置做起,如以左側臥來改善,或大量的點滴注射或者氧氣吸入都有幫助。如果這些方法并不見效,最終辦法只能是選擇剖宮產了。
以上就是常見的異常妊娠現象,多了解任何可能狀況,碰到問題才能用處變不驚的心情來應對,如此也才能成為一個快樂的準媽媽。
超聲波可得知有無前置胎盤,如確定無前置胎盤,則應進一步確診是否有子宮頸或陰☆禁☆道疾病。另外,尿液檢查及凝血功能測試也可提供進一步資訊。某些特殊情況,比如胎盤早期剝離,如果具備剖宮產的條件,以盡快生產為宜。7、胎位不正
臀位、橫位、斜位、面產式等均稱之為胎位不正,其中以臀位的比例最高。準媽媽很關心寶寶的胎位,常在懷孕不久就詢問醫生胎位問題。事實上,3個月前的胚胎處于浮游狀態,無時無刻不在變換姿勢。而六個月之前的胎兒,約有一半胎位不正,直到32周以后,胎位不正的比例才降到10%。所以,胎位不正在懷孕8個月前,頗為常見,父母無須擔心,因為大部分寶寶在8個月后,便會很規矩地轉正。
產婦羊水過多,經產婦腹部肌肉松弛、子宮肌瘤、雙角子宮、前置胎盤、多胞胎等胎位不正的幾率較高,另外,胎兒先天異常,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染色體異常、腦水腫等,臀位的幾率也較高。
臀位經由陰☆禁☆道生產的危險性高,因為胎兒臀部無法將母親的骨盆充滿,所以生產時,發生臍帶脫垂的機會較高,也比較容易發生胎兒缺氧現象,甚至造成胎兒死亡。另外,胎兒長骨骨折、脊髓受傷或母親產道嚴重裂傷的幾率,也比頭產位高出10倍之多。所以,建議此類產婦以剖宮產較為安全。
8、早產
大部分的早期子宮收縮,可能只是假性陣痛,但,若子宮收縮頻率每20分鐘有4次以上,或1小時有6次以上,且子宮頸已經有進行性變薄擴張的情形,即是早產性陣痛,應臥床休息并配合醫師指導使用安胎藥。
9、胎兒窘迫
胎兒窘迫就是胎兒缺氧窒息的現象。正常胎兒心跳速率約每分鐘120~160次。胎兒心跳速率過慢或過快,或是心跳有變異性不良,均要懷疑是否有潛在胎兒窘迫。
胎兒窘迫是因為過期妊娠、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或糖尿病,引起胎盤功能不全導致的慢性窘迫,除此之外,子宮壁肌肉收縮引起的血液循環暫時停止,也會導致急性窘迫。產檢時,一般要用多普勒測胎心音,目的就是為了確定有沒有潛在的胎心窘迫,一旦發生異常,會請準媽媽接受30分鐘的胎兒監視器檢查,以決定進一步的處理。
大部分的胎兒窘迫,可以從改變母親位置做起,如以左側臥來改善,或大量的點滴注射或者氧氣吸入都有幫助。如果這些方法并不見效,最終辦法只能是選擇剖宮產了。
以上就是常見的異常妊娠現象,多了解任何可能狀況,碰到問題才能用處變不驚的心情來應對,如此也才能成為一個快樂的準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