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問題之一:不合群
不合群是指兒童在同齡人際交往中表現出來的孤獨、寂寞, 或懶於交際的一種特有心態。
媽媽的訴說
豆豆上幼稚園的時候哭了整整一個月才好轉。 現在雖不哭了, 可就是不願意與其他小朋友交往, 一個人獨來獨往。 老師教小朋友們做操、跳舞時, 其他小朋友都在參與, 就他一個人站在一旁一動不動。 家裡來了陌生人, 便躲在房裡就是不願出門。 現在的社會競爭如此激烈, 像這樣的孩子, 長大以後怎麼去適應?我真擔心, 像這樣下去, 他以後還有什麼用?我該怎麼辦?
誘因分析
Advertisiment
兒童在幼小的時候出現一點怕人、孤僻的小插曲是在所難免的, 但是, 如果長時間這樣發展下去就屬於退縮行為了, 這對兒童的身心健康顯然是不利的。 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個:其一是過分的溺愛, 特別是老人的溺愛。 因為溺愛極易使兒童形成過分依賴、倔強、適應能力差的壞習慣。 其二是不良的家庭環境, 如經常遭受父母打罵, 或父母
關係不和, 或父母長期不在家等等。 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極易形成自卑、孤僻的內向型個性人格。
心理輔導
不合群, 對於現在城市裡高樓下溺愛中長大的兒童來說已是一個十分普遍的問題了。 那麼, 不合群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就像母親所說的那樣不是個好孩子, 長大以後沒用呢?當然不是絕對的。
Advertisiment
具體做法可作如下嘗試。
1.一般來說, 三四歲的兒童是可以聽得進大人講的一些簡單道理的。 因此, 家長可以嘗試著和孩子進行一些說教式的溝通, 談一些與小朋友交往的好處和樂趣, 啟發他們人際交往的興趣。
2.對那些有交往興趣, 又羞于交往的兒童, 家長們可以自己先和他們做一些兒童歌曲、舞蹈、小歌謠等, 讓他們在知識、技能方面有長人之處, 這樣可以提高他們交往的自信心和表現欲望。
Advertisiment
3.兒童過了2周歲以後, 家長們特別是老年家長們應該節制溺愛兒童的心理, 多讓他們參與一些自己能做的常事, 如吃飯、個人衛生等等, 鍛煉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以克服他們的依賴心理。 這樣做有助於他們適應環境的能力。
4.家長們還可以聯合老師進行糾正。 對於那些性格內向、行為退縮的孩子, 老師多給他們一些展示自我的機會, 儘量多些鼓勵, 少些批評, 多些贊許, 少些譴責。 並且老師還可以將那些性格內向和外向的兒童進行交叉搭配組合, 為他們的交往創造一個互補的環境。
性別角色誤區是指由於不正確家教的誤導, 兒童在性別角色的自我認識上產生了錯誤的反應, 主要表現為對異性的過分模仿,
Advertisiment
病例
明明自小就是由奶奶帶大, 媽媽工作很忙, 爸爸又經常出差在外。 奶奶對明明是疼愛萬分, 因為幾個兒媳都是生的男孩, 而且個個都是調皮蛋, 只有明明乖巧懂事, 小小年紀就能善解人意。 奶奶每次帶明明出去玩時, 總是要給明明精心打扮一番:眉間點個美人痣, 臉上有時還搽點胭脂, 為的是讓明明能在眾人面前顯眼出眾。 奶奶經常對媽媽說:“要是明明是個姑娘該多好!你也少操些心, 男孩有什麼好!又要供他讀書、上大學, 還要給他買房子, 娶媳婦!”奶奶的話自小就印在明明的腦海裡, 他開始為自己是個男孩感到緊張、內疚, 他也認為自己如果是個女孩,
Advertisiment
誘因分析
兒童出現性別認識上的誤區多見於農村兒童。 當這些父母有一個女孩時, 他們又渴望再生個男孩;當他們生了個男孩時, 卻又想再生個女孩。 於是乎, 如果是再有一個性別相同的孩子時, 便很容易成了父母、爺爺、奶奶心中的異性孩子的影子。 尤其是那些長期被過多女性寵愛的男孩很容易養成女孩的個性。
心理輔導
1.建立起醫生──患者──家長三者之間的溝通關係。 並反復地明確地向患兒講明其自身的真實性別,並果斷地指出其目前認識上和行為上的錯誤。
2.作為對患者性別認識造成影響最大的家長必須清醒地向患者作當面的自我批評和耐心地加以正確的指導。
3.注意一些本“性”標誌,如男孩子留短髮,參與踢球活動;女孩子留長髮穿花衣服。雖然這樣做很平常,很傳統,但對於成長中的兒童來說,在性別的認識上仍然起著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4.解除患兒的憂慮,消除患者壓力。如沒有男孩的家庭渴望有一個男孩“頂天立地”,這樣就容易使女孩子產生“假小子”的天真念頭。沒有女孩的家中希望有個女孩來幫媽媽做家務,於是就可能出現“假女生”的現象。久而久之,無疑會給他們幼小的心靈產生一種不該有的性別壓力。
總之,最為關鍵的是父母必須從小就應該對孩子進行性別啟蒙教育。應講科學不必羞於啟齒,也無須神神秘秘。
並反復地明確地向患兒講明其自身的真實性別,並果斷地指出其目前認識上和行為上的錯誤。2.作為對患者性別認識造成影響最大的家長必須清醒地向患者作當面的自我批評和耐心地加以正確的指導。
3.注意一些本“性”標誌,如男孩子留短髮,參與踢球活動;女孩子留長髮穿花衣服。雖然這樣做很平常,很傳統,但對於成長中的兒童來說,在性別的認識上仍然起著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4.解除患兒的憂慮,消除患者壓力。如沒有男孩的家庭渴望有一個男孩“頂天立地”,這樣就容易使女孩子產生“假小子”的天真念頭。沒有女孩的家中希望有個女孩來幫媽媽做家務,於是就可能出現“假女生”的現象。久而久之,無疑會給他們幼小的心靈產生一種不該有的性別壓力。
總之,最為關鍵的是父母必須從小就應該對孩子進行性別啟蒙教育。應講科學不必羞於啟齒,也無須神神秘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