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頸, 一般指“先天性肌性斜頸”, 是因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造成的頭向一側偏斜的一組症狀。 請看看下面的來信
來信之一:女兒6歲多了, 剛剛上學。 因她自幼患有“歪脖”, 上學後同學不叫她的大名, 而叫她“歪脖”, 她回家哭了好多次。 孩子的眼睛也因斜頸受了影響, 一眼大, 一眼小, 臉也是一邊大“邊小。 手術能改變這些畸形嗎?是否等孩子長大些再做手術呢?
來信之二:我兒出生時很好, 足月順產。 可在他生後兩周多我們就發現他睡時總是頭偏向右側, 怎麼弄還總是歪向右側。 孩子100天時去照相, 攝影師說孩子是個"歪脖’’。
Advertisiment
造成先天性肌性斜頸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 有幾種學說:
①宮內機械因素。 胎位不正, 多認為畸形與臀位有一定相關性;
②產傷和血腫。 有人認為與胸鎖乳突肌血腫有關, 但也有人說剖宮產的嬰兒亦有發生斜頸者;
③靜脈回流受阻。 臀位時胎兒不能進入盆腔, 胸鎖乳突肌缺血、水腫、纖維化;
④動脈供血不足, 與臍帶旋轉、扭曲等有關;
⑤遺傳學說, 部分有家族史;⑥感染學說。 總之,
Advertisiment
先天性肌性斜頸雖然出生時就存在, 但多在出生後2周左右表現出來, 患兒頭偏向患側, 下頦則轉向健側。 頭轉向健側的活動受限。 在出生兩周左右, 在一側胸鎖乳突肌內可扣及一塊棱形硬而無痛無熱的腫塊, 在約2-4周內可長大如成人拇指末節那麼大小。 部分患兒的腫塊可於2~6個月內消退, 但大部分患兒肌肉這段為纖維索條狀所代替。 頭部因攣縮的肌肉牽拉向患側偏斜, 頭與面部因不正常位置而繼發畸形, 患側面部長度變短, 面部增寬, 患側眼外眥角至口角間的距離變短, 形成患側面部小, 眼裂狹小和眉毛向下。 隨著骨骼的發育, 除面部的不對稱加重外, 最終顱骨發育不對稱‘頸椎及上胸椎亦出現側彎畸形。
Advertisiment
不好看的問題, 它會影響到機體功能的正常發育。
多數情況下, 斜頸的診斷並不困難。 家長一旦發現新生兒有頭偏向一側的情況, 就應儘快請醫生檢查並做出診斷。 家長不要妄下結論, 以免誤診誤治。 一旦確診, 治療應立即開始, 千萬不能等出了滿月再說。 因為早期的保守治療的療效會更好些, 如果保守治療成功, 就可免去手術治療之苦。 早期可對胸鎖乳突肌處的腫物用輕柔的手法按摩, 伸展攣縮的胸鎖乳突肌, 每次伸展要持續2~3秒鐘, 每天至少要做4~6回, 每回做10~20次伸展按摩。 開始由醫生操作, 同時必需教會患兒父母做此按摩。 因療程長達3~6個月:醫生不可能每天給患兒做4~6回,
Advertisiment
對部分手法保守治療無效, 或根本沒做手法治療而處於等候狀態的患兒,延誤治療到1歲以上的患兒則需手術治療。 對於出現顏面畸形的患兒更宜早期手術治療。 手術矯正斜頸後, 面部畸形視患兒手術年齡及畸形的輕重, 多數需2~3年才能完全矯正’故手術後還應進行醫療體操、被動活動等一系列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