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情商教育>正文

孩子的成功與智商不成“正比例”

成功與智商不成正比例

智商(iq)是指智力測試的商數, 也就是說用你的智力年齡除以你的實際年齡, 再乘以100。 通常認為, iq在80~120之間屬于正常, iq在120以上屬于超常。 最初開展智力測定的科學家是想利用它來識別兒童的智力障礙, 以免延誤治療, 后來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他們的初衷, 美國就非常流行用iq來判斷青少年的聰明和愚笨程度。

事實證明, 智商并非一成不變, iq當然與遺傳有關, 但后天的努力更為重要。 韓國當年的神童金雄鎬曾一度聞名世界, 他2歲就已會讀寫2500個漢字, 10歲時iq高達210。 當時他躊躇滿志地對記者說,

Advertisiment
我以后會當總統!但是據跟蹤報道:作為成年人的他已經是一個很平凡的青年。 類似的例子并不鮮見, 許多小時候被視為神童的孩子如今何在?這關鍵在于我們正確理解智商的內涵。

我們一般所指的iq實際上只是學習知識時所顯示出來的學習能力, 可謂之學業智商。 然而隨著個體學業結束進入研究領域, 取而代之的評價標準是創造力。

另外, 智力測試通常由三部分內容組成:語言、數字和圖像。 然而, 智力的全部內涵要遠遠超出這幾項, 它包括記憶力、敏感性、邏輯推理能力、分析歸納能力、觀察力等, 哈佛大學一位教授認為, 人有音樂、語言、空間、數學、運動、個人心理調節、人際關系等7種智能, 目前的智力測驗是不可能全部測試出來的。

Advertisiment

兒童的智力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 用一次幾十分鐘的測驗來對孩子的前途下結論非常有害, 事實上一個人將來在社會上能否成功與他在童年的iq不是成正比例關系, 所以筆者以為, 師長們不要被iq的光環所惑, 不要動輒罵孩子是笨蛋, 關鍵在于如何施教, 教育得法, 笨蛋如愛迪生也會變成天才。 另一方面, 也不要因為人們夸你孩子聰明而沾沾自喜乃至放松要求, 這樣便會在不知不覺中貽誤孩子的一生。

推薦閱讀:通過猜謎活動開發孩子智力 把握語言期讓寶寶金口大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