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學前兒童繪畫題材的選擇

孩子們最初涉足美術時, 在為他們選擇題材的時候, 首先要考慮的是這一題材對孩子的意義有多大。 孩子在美術活動中沉浸得越深、投入得精力越多, 使他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瞭解就越深, 他的感官功能也就發揮得越好, 這個美術活動對他也就更有意義了。


培養對自己身體各部位的認識, 可以作為主要的題材之一。 正如我們提到過的, 孩子最早開始畫的東西往往是一個腦袋加上一雙腳構成的人像。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人始終處於他繪畫興趣的中心位置。 當然他畫的物件不會是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

Advertisiment
也不會是阿爾卑斯山上的瑞士孩子, 而是自己的家庭, 特別是他自己。 他的人物畫往往突出強調某個身體部位, 如“我摔痛了腿”、“我的鼻子不通氣”、“我的肚子疼”、“我在刷牙”等等。 有些題材同身體的關聯很大, 如“我在喝奶”、“我去看病”、“我在吃早餐”等等。 但只提供一個題材是不夠的, 要誘導孩子們表現更多的細節。


家庭也是個很好的題材。 通過畫爸爸、媽媽, 甚至家裡的小貓, 可以增加孩子對家庭紐帶的認識。 穿衣服、穿鞋、房屋、超級市場購物, 都是認識環境的好題材。 另外, “我在地上爬”、“我站在桌子上”一類的題材, 有助於孩子認識自己同空間、物體的關係。


孩子們往往在無需誘導、鼓勵的情況下自己發現有意義的題材。

Advertisiment
每個幼稚園老師都知道, 如果哪個小朋友家裡的貓生了小貓, 馬上會成為全班的頭號新聞。 孩子們應該得到充分的機會在紙面上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情緒。 “第一場冬雪”、“暴風雨”、“節日就要到來”、“失火”一類的題材孩子們是不會忽視的。 有的題材適合於特別的孩子, 有些則適合於任何年齡的孩子, 如“姑姑給我買了一個洋娃娃”、“我的新衣服”等等。 當孩子們急於表達自己的時候, 不要在時間和題材上限制他們。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語言情況?

    學齡前兒童主要發展詞彙量,學會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其語音逐漸正確,詞彙逐漸豐富,4歲兒童掌握600—2000個詞,5歲時為2200—3000個詞,而6歲時為3000—4000個詞,從3歲到6歲,詞...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注意力發育?

    此期兒童的無意注意已有高度發展,而且相當穩定,有意注意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其注意的穩定性差,容易分散,範圍較小,一般只注意事物外部較鮮明的特徵和動作。其觀察力缺乏隨意性、獨立性、細緻性,持續性和穩定...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智力發育?

    考察孩子的智力發育主要看一下幾點1、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對聲音、氣味、溫度等有一個新的認識,並通過對現象的觀察,提高對事物本質認識的能力。我們可以...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促智力發育?

    學齡前兒童運用大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斷改善,學會運用正確的姿勢跑,並能聽信號改變速度和方向跑,能保持軀體平衡,學會在平行線中間或平衡木上行走。能以自己為中心辨別左右方位,對顏色的色度開始區別。此期主要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想像力特點?

    想像和好奇喜問:學齡期兒童逐漸能按要求進行想像,其想像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目的性和有意性,但有意想像還只初步發展。其想像有以下特點:(1)想像容易與現實混淆;(2)想像主題易於變化,如正在用積木搭大橋,...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