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學會理財爭取財富的第一關

小女兒一周歲生日那天, 按傳統給她做了個儀式, 地上擺了很多有“象徵性”的東西, 諸如書、秤、算盤、胭脂等。 當女兒第一件拿的是筆時, 全家歡喜, 像是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可接下去, 她抓起一把鈔票, 一家人面面相覷, 不做聲, 只有我一個人鼓起掌來, 愛財有什麼不好?只要生財有道(道理), 是應該鼓勵的。

其實, 從小就教育孩子認識錢, 用好錢, 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

孩子眼中的金錢世界

女兒曾吵著要買一個昂貴的玩具, 我跟她說, 家裡不是很有錢, 所以不能買。 三歲時, 她對此問題的回答是:“你可以多買一些錢放在家裡呵”,

Advertisiment
六歲時的回答則是:“老爸, 你小聲點, 人家還以為我們家真的沒錢!”這時, 錢(財富)在她心目中已是身份的象徵了。

一位朋友的孩子8歲了, 天天帶她家的哈叭狗出去散步。 那狗身價是300元。 一天, 見到一個外國人, 要出價800美元買走那只狗, 她不賣, 還一個勁問800美元是多少?

鄰居黃太太買菜回來, 4歲小孩問:“媽, 這些蛋呀肉呀是從哪裡借的?”顯然她還沒有買賣觀念。

小女每次跟我上街, 買什麼東西都要說一句:“太貴了!”連一根兩毛錢的筆芯, 她也會說:“太貴了!”可見, 她對討價還價感興趣, 但又沒有價格概念和買賣公平觀念。

認識錢, 會用錢, 是孩子邁向獨立自主的必須的一步。 學會對金錢的正確使用, 孩子才能逐漸摸索到現實社會的運作法則及人際間的互動模式。

Advertisiment

孩子會說, 錢等於愛。 爸爸總是說, 他那麼辛苦工作, 就是為賺錢給我。 他沒時間陪我, 但總給我好多錢用, 而我也只有在花錢時, 會想到他;沒錢時, 才思念他對我的“愛”。

孩子也說, 錢是種獎品。 成績好, 獎品大些;成績差, 獎品就小。 沒整理房間, 獎品被沒收;幫媽媽拖地, 還有額外獎品。 表現愈符合大人要求, 獎品愈多, 反之則一無所有。 孩子還說, 錢能換來友情, 有錢, 才能去咖啡廳, 買最流行的運動鞋穿, 隔壁樓的那個小妹妹才會叫我“大哥哥……”

錢, 也是個麻煩。 家裡中彩的那個同學, 晚上不敢接電話, 因為他媽媽說, 如果有陌生人打電話問他是不是一個人在家, 千萬要回答說:“不!

錢, 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

Advertisiment
已是一件複雜而矛盾的“鬼東西”!

説明孩子正確認識錢

孩子四、五歲時, 就可以幫助他們建立金錢的觀念, 並讓他們學習認識錢幣, 它們有什麼用途, 怎麼掙錢, 又該怎麼用錢……並慢慢引導孩子熟悉並理解另外幾個動詞:消費與投資, 儲蓄與流通等。

最可行的是, 陪孩子玩“逛超級市場”、“銀行交換”的遊戲, 讓孩子熟悉交易的禮節和方法;最好遊戲中的訂價和幣值, 與實物相同, 可更加加深孩子對現實的瞭解。 平時則可到百貨公司“實踐”學習心得, 學習規劃消費一番。

我大學時的一位老師, 他的女兒已讀小學一年級了, 是處於一個不會用錢, 卻對錢有所認識的年紀, 他便給女兒一隻儲蓄罐, 有零錢就拿去“喂小豬”,

Advertisiment
再用儲蓄金購買孩子的用品;孩子覺得“喂豬”十分有趣, 又可享受儲金累積的成就感, 自然就養成了儲蓄的習慣, 也達到了他所提倡“延遲孩子欲望滿足”的目標。

一旦孩子可自由運用金錢, 父母應提供孩子足夠的消費知識, 像如何存、提款、分辨商品廣告真偽、學習認識商品標籤等, 使孩子懂得選擇安全的消費環境及價廉質佳的產品。 此外, 一位教育工作者指出, 父母應以和緩的口氣與孩子溝通用錢的問題,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 讓他們在認識錢的同時, 體會到人情比金錢更可貴。

在商業發達的美國, 每一個成功的父母, 都十分重視理財教育, 他們的經驗, 我們也可借鑒。 按不同階段, 由淺入深, 培養理財觀念, 養成節約習慣,

Advertisiment
這一教育要求達到的目標是:3歲能夠辨認硬幣和美元紙幣;4歲知道每枚硬幣是等價物, 認識到我們無法把商品買光, 因此, 必須作出選擇;5歲時知道基本硬幣是多少美分, 知道錢是怎麼來的;7歲能夠找數目不大的錢, 能夠數大量硬幣;8歲知道他們可以通過做額外工作賺錢, 知道把錢存在儲蓄帳戶裡;9歲能夠制定簡單的一周開銷計畫, 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10歲時懂得每週節省一點錢, 以備大筆開銷使用;11歲時知道從電視廣告中發現事實;12歲能夠制定並執行兩周開支計畫, 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務中的術語。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社會裡, 如不能掌握理財之道及適當地處理投資事務, 便會逐漸被淘汰。

零用錢可以是天使也可從是魔鬼

從未有過金錢支配經驗的孩子,對金錢可能出現缺乏自製、依賴性強等情況;父母有求必應,孩子易養成揮霍無度的習性;嚴格約束孩子用錢的父母,則可能教育出一個性情拘謹、行為保守、缺乏獨立能力的孩子。

要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理財的觀念,給不給孩子零用錢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讓孩子有用錢消費的經驗及支配金錢的決策能力。

有人把零用錢比喻為“孩子學習消費的學費”。確實,花錢不是件簡單的事,從資訊薈集、商家選擇、價格比較、物品的必需性等,甚至為了交易而投注的時間和心力,消費者都要仔細考慮。如此審慎的決策過程,更須在孩子生活中逐一紮根。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家庭收入的提高,家長在“要不要給孩子零用錢”這個觀念上已有很大的轉變,大多數人認為零用錢除了可滿足兒童需要外,可培養兒童的數位概念,讓孩子在支配使用零用錢的同時,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並從花零用錢的過程中建立價值觀,所以家長在零用錢給予方式上,如果能運用得當,就可以達到教育子女的目的。

A、適度地給孩子零用錢。不同年齡的孩子對金錢、數字概念的認知不同,所以給孩子零用錢時,應先考慮孩子的成熟度及需要。

對五歲以下的孩子而言,零用錢的意義並不高。六歲左右的孩子,則可考慮給予他小額的零用錢,讓他學習金錢的運用及瞭解金錢的價值;對七、八歲左右的孩子來說,金錢已較具有意義,但在使用上,卻不懂得節制,因此面對這個階段的小孩,父母應灌輸他們正確的金錢觀念。

B、階段性地給孩子零用錢。通常零用錢的需求和年齡成正比,而年紀愈小的小孩,給錢的間距也應該愈短,也就是說,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可以考慮每天給他小額的零用錢,然而十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一次給他多一點的零用錢,並考慮每個星期或每兩個星期給他一次,金額大小及間隔時間長短再依孩子的年齡逐步做調整。

C、指導兒童處理、使用零用錢。給孩子零用錢,不是在打發孩子,也不是補償孩子,應該在給孩子零用錢的同時,教給孩子零用錢的使用和保管的方法,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零用錢的教育功效。

對於年紀較小的小孩,可採取以父母做為銀行的方式發給零用錢,孩子想要買東西時,可向父母申請,由父母陪同孩子一起購買、選擇商品;八、九歲的孩子多半已有固定支付的零用錢,所以父母可以指導他們簡要地記錄零用錢的去向,協助他有計劃地支配零用錢。

無論孩子年齡是大是小,無論父母所給的零用錢是多是少,為人父母者,要記住一個大原則:隨時教導孩子節約開支、明智消費,向孩子輸入隨時儲蓄的概念。這對孩子將來有計劃地使用金錢、有效的管理金錢,均有很大的幫助。

從未有過金錢支配經驗的孩子,對金錢可能出現缺乏自製、依賴性強等情況;父母有求必應,孩子易養成揮霍無度的習性;嚴格約束孩子用錢的父母,則可能教育出一個性情拘謹、行為保守、缺乏獨立能力的孩子。

要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理財的觀念,給不給孩子零用錢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讓孩子有用錢消費的經驗及支配金錢的決策能力。

有人把零用錢比喻為“孩子學習消費的學費”。確實,花錢不是件簡單的事,從資訊薈集、商家選擇、價格比較、物品的必需性等,甚至為了交易而投注的時間和心力,消費者都要仔細考慮。如此審慎的決策過程,更須在孩子生活中逐一紮根。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家庭收入的提高,家長在“要不要給孩子零用錢”這個觀念上已有很大的轉變,大多數人認為零用錢除了可滿足兒童需要外,可培養兒童的數位概念,讓孩子在支配使用零用錢的同時,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並從花零用錢的過程中建立價值觀,所以家長在零用錢給予方式上,如果能運用得當,就可以達到教育子女的目的。

A、適度地給孩子零用錢。不同年齡的孩子對金錢、數字概念的認知不同,所以給孩子零用錢時,應先考慮孩子的成熟度及需要。

對五歲以下的孩子而言,零用錢的意義並不高。六歲左右的孩子,則可考慮給予他小額的零用錢,讓他學習金錢的運用及瞭解金錢的價值;對七、八歲左右的孩子來說,金錢已較具有意義,但在使用上,卻不懂得節制,因此面對這個階段的小孩,父母應灌輸他們正確的金錢觀念。

B、階段性地給孩子零用錢。通常零用錢的需求和年齡成正比,而年紀愈小的小孩,給錢的間距也應該愈短,也就是說,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可以考慮每天給他小額的零用錢,然而十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一次給他多一點的零用錢,並考慮每個星期或每兩個星期給他一次,金額大小及間隔時間長短再依孩子的年齡逐步做調整。

C、指導兒童處理、使用零用錢。給孩子零用錢,不是在打發孩子,也不是補償孩子,應該在給孩子零用錢的同時,教給孩子零用錢的使用和保管的方法,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零用錢的教育功效。

對於年紀較小的小孩,可採取以父母做為銀行的方式發給零用錢,孩子想要買東西時,可向父母申請,由父母陪同孩子一起購買、選擇商品;八、九歲的孩子多半已有固定支付的零用錢,所以父母可以指導他們簡要地記錄零用錢的去向,協助他有計劃地支配零用錢。

無論孩子年齡是大是小,無論父母所給的零用錢是多是少,為人父母者,要記住一個大原則:隨時教導孩子節約開支、明智消費,向孩子輸入隨時儲蓄的概念。這對孩子將來有計劃地使用金錢、有效的管理金錢,均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