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家長先學會聆聽和感同身受

家長應該先學會聆聽和感同身受

很多時候, 我們向別人倒苦水時, 其實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 並不是去尋求那個人的幫助。 如果那個人只是傾聽, 並表達出對我們的理解, 這就夠了。 但假如那個人連珠炮似的給我們提出一系列建議, 那麼不管那些建議多麼好, 我們都會覺得孤獨, 甚至還有受傷害的感覺, 於是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

孩子們也一樣。 這時, 你不要和他們一樣也變成孩子, 和他們一起急。 相反, 做父母的應該靜下心來, 耐心地和孩子進行溝通, 先理解他們的感受, 然後再和他們一起決定該怎麼做。

Advertisiment

也在這兩天, 一個親戚給我打電話說, 她正上初二的兒子拒絕上學, 家長們怎麼也勸不動。 最後, 她百般逼問, 兒子才告訴她, 他英語成績很差, 英語老師又脾氣火暴, 經常當著全班人訓他, 讓他覺得很沒面子, 所以他不想去上學。 就因為這點理由就不想去上學?她覺得啼笑皆非, 但她已沒有辦法再說服兒子了, 於是打電話給我。

“你有沒有對兒子說, 老師訓你是為了你好。 ”我問她。

“說過, 我知道老師這樣做是為了我兒子好。 ”她說。

這就是問題的來源了。 她這樣說中規中矩, 看上去很符合道理, 但這一樣是讓她兒子覺得不被理解, 於是變得更固執。

這種說法也是我們的習慣, 但同時卻是對孩子的嚴重不尊重。 如果撇開習俗,

Advertisiment
只看問題本身, 那麼在這件事情上, 顯然是老師不對, 他自以為可以用當眾訓斥的方法給這個孩子施加壓力, 從而逼他努力學習, 但實際上他這種做法只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最終讓他產生了強烈的厭學情緒。

最後, 由我給她兒子打了一個不到十分鐘的電話, 讓他先說了一遍老師是如何訓斥他的。 然後, 我對他說, 你英語不好, 這是你的問題, 但他發脾氣, 那是他的問題。 僅就發脾氣這件事上, 並不是你不對, 而是他不對, 你不必因此而自責……

我說完了這番話後, 他很快就對我說:“我知道了, 我去上學。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