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工具是“無條件的愛”
做為父母愛孩子是我們的天性, 但是有意識的愛孩子, 是培養孩子最重要的一種方法, 當一個人被無條件地愛著的時候, 他的自信心就會大增!自己會尊重自己, 進而尊重別人。 在他的心靈中會感受到自我價值的產生, 即自我價值開始萌芽。 而無條件地愛著孩子, 是培養孩子安全感和勇氣的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個是“鼓勵”
美國有個大教育家說過一句非常偏激的話:“在教育孩子問題上, 我不知道除了鼓勵還有什麼別的方法!”我認為這句話當中80%的成份是真理。 教育, 鼓勵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Advertisiment
第三個工具是“表揚”
表揚是孩子做對行為、取得成績的時候, 給他加油的核心方法。 當孩子的一個行為做對了, 我們及時的表揚才能使孩子的行為固定下來, 才能使他下次接著再做。 所以表揚是家長經常要做的行為。 孩子每天、每星期總會有優良的行為, 或者取得小的成績, 比如用過東西放回原處, 家長應及時的表揚, 表揚會把行為確定下來。 表揚是孩子生命成長的陽光,
Advertisiment
第四個工具是“確認”
一個行為是對的, 不定期是錯的孩子是不知道的, 家長要告訴孩子哪些是對的, 哪些是錯的。 這裡不帶有任何表揚和批評, 家長要客觀地幫助孩子分清是非。 實際上確認是家長幫孩子培養價值觀的一系列過程。 所以, 家長要知道孩子不會自動的知道什麼是對, 什麼是錯的, 這些都是學來的, 是我們家長不斷灌輸的結果。 比如去年美國雙子大廈被子炸, 我女兒的班級產生瞭解爭論。 她回家跟我講時說:“爸, 要把我嚇死了!”我說:“怎麼了?”她說:“今天我們老師說讓同學們討論一下雙子大廈該不該炸?我們班男生一齊喊‘該炸!’”然後,
Advertisiment
第五個工具是“理解”
有些家長來找我諮詢, 對我說, 孩子就是不跟我講話, 最近他學習成績下降, 在學校和老師作對, 回來什麼也不和我說!我問什麼原因?他說不知道。
Advertisiment
和你一樣平等的人來對待!在能力上, 要考慮到孩子是待培養的, 是需要你不斷的培養的小動物。 我們的很多家長恰好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對待孩子, 能力上卻苛求孩子什麼都會!家長要用“理解”這個工具走進孩子的心靈,
Advertisiment
第六個工具是“陪伴”
孩子不是需要我們的錢,而是需要家長的人本身!我在大四時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兒子的信》,正是這本書引發了我對教育的思考,促使我開始對教育孩子進行了這麼多年的研究。當時我只有20幾歲,只覺得有一句話很深刻,但深在哪時有效期沒完全理解。這句話簡單得不得了:“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個人必須在人的環境下才能長成完整意義的人,也就是他需要別人的存在,對他確認、理解、鼓勵,最後他得以建立獨立的人格!孩子在出生後,他的成長處在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他就會孤獨、無助、沒有安全感,需要家長的陪伴。否則,他會漸漸產生恐懼感、對人生的無助感,也就沒有辦法成長。太多的家長因為自己事情太忙就用錢打發孩子,其實大錯特錯。假設在此時此刻,讓孩子選擇給他100塊或者父母用1小時來陪伴他,來瞭解他的生命,他可能會選擇100元錢。這是因為,他自己不知道他真實的需要是什麼,他的潛意識裡更需要父母用1小時確認他的價值,伴隨他成長!我們既要把孩子在主體資格上當作平等的人來對待,又要在思維方法上考慮他的人格是待發育的、能力是待培養的,所以還不能完全理解我們的意思。這也是兒科醫生難當的原因。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只是哭,不知道自己哪兒不舒服,醫生必須像獸醫對待小動物那樣去觀察、瞭解。孩子缺乏父母的愛,他自己並不清楚,更不會表達。這不需要我們家長去體會、去陪伴孩子!通過陪伴來瞭解孩子,通過陪伴消除孩子的恐懼感。
第七個工具是“批評”
這是應該非常小心慎用的工具。“批評”只有針對行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這個工具的前提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關愛、關係穩定!這樣批語才有作用。如果家長和孩子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即使批評是正確的,是直指行為的、不損害人格的,孩子依然不接受你的批評,這時批評只會起副作用。批評是非常專業的事情,沒有經過訓練,很少有人會把批評做對。因此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儘量不用批評。
第六個工具是“陪伴”
孩子不是需要我們的錢,而是需要家長的人本身!我在大四時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兒子的信》,正是這本書引發了我對教育的思考,促使我開始對教育孩子進行了這麼多年的研究。當時我只有20幾歲,只覺得有一句話很深刻,但深在哪時有效期沒完全理解。這句話簡單得不得了:“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個人必須在人的環境下才能長成完整意義的人,也就是他需要別人的存在,對他確認、理解、鼓勵,最後他得以建立獨立的人格!孩子在出生後,他的成長處在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他就會孤獨、無助、沒有安全感,需要家長的陪伴。否則,他會漸漸產生恐懼感、對人生的無助感,也就沒有辦法成長。太多的家長因為自己事情太忙就用錢打發孩子,其實大錯特錯。假設在此時此刻,讓孩子選擇給他100塊或者父母用1小時來陪伴他,來瞭解他的生命,他可能會選擇100元錢。這是因為,他自己不知道他真實的需要是什麼,他的潛意識裡更需要父母用1小時確認他的價值,伴隨他成長!我們既要把孩子在主體資格上當作平等的人來對待,又要在思維方法上考慮他的人格是待發育的、能力是待培養的,所以還不能完全理解我們的意思。這也是兒科醫生難當的原因。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只是哭,不知道自己哪兒不舒服,醫生必須像獸醫對待小動物那樣去觀察、瞭解。孩子缺乏父母的愛,他自己並不清楚,更不會表達。這不需要我們家長去體會、去陪伴孩子!通過陪伴來瞭解孩子,通過陪伴消除孩子的恐懼感。
第七個工具是“批評”
這是應該非常小心慎用的工具。“批評”只有針對行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這個工具的前提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關愛、關係穩定!這樣批語才有作用。如果家長和孩子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即使批評是正確的,是直指行為的、不損害人格的,孩子依然不接受你的批評,這時批評只會起副作用。批評是非常專業的事情,沒有經過訓練,很少有人會把批評做對。因此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儘量不用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