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的最初3年, 生長發育速度最快, 尤其是第一年。 媽咪應該對寶寶身體各個部位的生長發育指標經常進行一下“盤點”, 這樣才能及早發現問題, 及時解決問題。
出生後寶寶的身高和體重一直在增長, 但在不同階段增長的速度也有不同。 1歲內及青春期增長的速度最快, 其他階段就慢一些了。
生長速度從上到下由近到遠
剛出生時頭部的長度是身高的1/4, 軀幹和四肢相對較短, 因此, 他們在身體發育成熟時頭部的長度只比原來增加1倍, 軀幹的長度卻比原來增加2倍,
Advertisiment
身體各個系統的器官發育不均衡
從一出生寶寶的神經系統就飛速發育, 特別是大腦, 因此各種生理機能、語言和動作發育較快;相對而言, 生殖系統的發育較為緩慢, 只是在青春期前才開始迅速發育;心臟、肺臟、肌肉及骨骼的發育速度與體重、身高較為接近。
體重增長指標大盤點
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體重為2000-4000克左右。
最初3個月, 寶寶每週體重增長180-200克, 4-6個月時每週增長150-180克, 6-9個月時每週增長900-120克, 9-12個月時每週增長60-90克。
按體重增長倍數來算, 寶寶在6個月時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 1歲時大約是3倍, 2歲時大約是4倍, 3歲時大約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 寶寶體重平均增長2500-3000克。
2歲以後平均每年增長2000克左右,
Advertisiment
不同階段寶寶體重計算公式:
6個月以內體重=出生體重+月齡×600克
7-12個月體重=出生體重+月齡×500克
2-7歲體重=年齡×2+8000克
貼心小提示
1.給寶寶測量體重時要先排去大小便後空腹
2.要減去衣服和尿布的重量
3.在一歲以內應該每月測量一次體重
4.同齡男孩要比女孩重
身長增長指標大盤點
身長是指頭、軀幹、下肢三者長度的總和, 三者的比例在寶寶不同階段不一樣。
出生時寶寶平均身長為50釐米左右。
第1年身長增長得最快, 1-6個月時每月平均增長2.5釐米, 7-12個月每月平均增長1.5釐米, 周歲時比出生時增長25釐米, 大約是出生時的1.5倍。
在出生後第二年, 寶寶身長增長速度開始變慢, 全年僅增長10-12釐米。
從2歲一直到青春發育期之前,
Advertisiment
年齡越小, 頭和上半身的比例越大, 隨著年齡增長下半身的增長速度快於上半身。
2-7歲寶寶身長計算公式=年齡×5+75釐米
貼心小提示
1.為寶寶測量時要脫去鞋、帽、襪子。
2.最好在上午進行測量, 這樣容易得到較為準確的數值。
3.3歲以下的寶寶可採取平躺姿勢測量。 測量時要注意膝關節伸直, 頭部有人用手固定。
4.同齡男孩比女孩身長要長一些。
頭圍增長指標大盤點
頭圍增長速度在出生後第一年非常迅速, 反應了腦發育的情況。 寶寶剛出生時平均頭圍大約為34釐米, 6個月時增長到42釐米, 1歲時增長到46釐米。
在此之後增長速度逐漸放慢, 2歲時增長至48釐米。
在2-14歲這一期間頭圍只增長6釐米左右。
貼心小提示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的頭圍低於正常值, 可能存在腦發育不良的情況。
胸圍增長指標大盤點
寶寶的胸廓在嬰幼兒期呈圓桶形, 也就是說前後徑與左右徑幾乎相等。
隨著年齡增加, 胸廓的左右徑增加, 前後徑相對變小, 形成橢圓形。
整個胸圍在出生第一年增長最快, 一共增長12釐米, 第二年增長3釐米, 以後每年只增長1釐米。
貼心小提示
寶寶頭圍與胸圍的大小有一定關係, 這個關係可反應身體發育是否健康。 出生時寶寶頭大, 胸圍要比頭圍小1-2釐米, 到了1-2歲時頭圍和胸圍兩者的大小應該差不多。 兩歲以後胸圍開始比頭圍大, 如果小於頭圍可能存在營養不良或胸廓、肺臟發育不良。
囟門發育指標大盤點
囟門位於頭頂前部,
Advertisiment
個別寶寶在5-6個月時囟門僅剩指尖大小, 似乎關閉, 其實並未骨化, 應請醫生鑒別。
貼心小提示
如果寶寶16個月大後囟門還未關閉, 多見於佝僂病或腦積水。
乳牙發育指標大盤點
3歲以前長出的牙齒為乳牙, 一般來講, 寶寶在4-10個月時萌出第一隻乳牙。
到了2值2歲半時, 20只乳牙全部出齊。
通常先萌出下中切牙, 依次萌出上中切牙, 上下側切牙, 第一乳磨牙、單尖牙及第二乳磨牙。
貼心小提示
寶寶出牙的情況可反應身體骨骼發育狀況,
出牙過於推遲可能患佝僂病或存在甲狀腺功能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