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寶寶食物過敏需重視

0-3歲嬰幼兒是食物過敏的高發年齡階段, 常常困擾父母, 並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主要表現為濕疹、蕁麻疹、嘔吐、腹瀉等症狀。 部分發生在嬰幼兒時期的食物過敏現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 但嬰幼兒期發生食物過敏的孩子, 長大後哮喘和鼻炎的發生幾率較高。 因此, 家長須給予重視, 預防食物過敏。


嬰兒食物過敏主要與嬰兒消化及免疫系統的成熟度有關。 能引起過敏的常見食物有:牛奶、小麥粉、蛋類、豆類、貝類等, 醫學上也稱其為過敏原。 另外食物添加劑也可引起過敏反應, 如谷氨酸單鈉能引起風疹、黃色食品(含檸檬黃)可引起哮喘、苯甲酸酯可引起蕁麻疹等。

Advertisiment
個體對食物的敏感度有很大差異, 有些嬰兒對豆類、貝類等食物很敏感, 即使進食極少, 亦可引起劇烈反應, 表現為暴發性蕁麻疹。 有些嬰兒只有在過量進食某種食物時, 如食入過量草莓, 才出現過敏現象, 而適量進食則不會產生過敏反應。

因此, 提醒家長, 尤其是那些本身患有過敏性疾病的家長, 要注意寶寶是否有食物過敏的症狀, 如果嬰兒出現濕疹、持續腹瀉等症狀, 父母需要考慮是否是食物過敏, 並及時諮詢醫生。 因為如果父母都是過敏性體質, 子女患過敏性疾病的概率高達50%-80%。 而有父母過敏史的嬰兒, 應堅持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 並且推遲雞蛋等致敏性高的固體食物的添加。

Advertisiment
還要警惕牛奶、大豆、有殼海鮮等。 一旦孩子被確診為食物過敏, 家長應在醫生指導下對嬰兒飲食進行調整, 回避相應的過敏原。

另外, 嚴重的食物過敏, 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有效搶救, 還會危及生命。 因此, 一旦發現發生過敏症狀, 應當高度重視。 如果過敏症狀沒有改善甚至惡化, 應及時就醫, 並注意在日後一段時間的餵養中避免再次接觸相同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