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將說話的機會留給寶寶

陳女士每次帶著已經15個月的寶寶外出, 看到同齡的寶寶已經會“媽媽、媽媽”地大聲喊, 但是自己的孩子卻仍停留在“啊、啊”地呼喚狀態, 她就覺得既焦慮又鬱悶。 她不懂, 自己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教寶寶說話, 為什麼寶寶連一句“媽媽”還不會說。

寶寶學說話的時間各有不同

對於陳女士的疑問, 幼教專家劉老師解釋, 每個寶寶第一次清晰喊出“媽媽”的時間都不一樣, 有的寶寶到了2歲才學會喊, 但是有的寶寶1歲就會了, 陳女士的寶寶才15個月, 大可不必太緊張。 一般情況下, 嬰兒期是口語發展的關鍵期, 15~20月的寶寶學會說單詞句,

Advertisiment
到18~24個月開始掌握雙詞句, 到2~3歲可以掌握簡單句及語法。

寶寶學說話要靠父母引導

劉老師說, 在寶寶的語言發展過程, 一刻也離不開成人的引導, 因為在沒有語聲的環境裡絕不可能發展語言智慧。

語言作為一種智力與潛能。 越早開發越好。 劉老師說, 在懷孕5個月聽覺出現時就與胎兒說話, 呼喚他的名字。 從嬰兒出生第一天起, 就將語言交流融合於生活照料中, 這有極重要的潛在作用, 3~5個月嬰兒“交談”時讓他作出口部及出聲反應。 8~9個月開始伊呀學語時, 要作出積極的反應, 用語言說出他的需要。 1歲時, 要不斷鼓勵他說出單詞、電報式語詞, 並逐漸要求說出單詞句、雙詞句直到完整語句。

給寶寶說話的機會

Advertisiment

劉老師提醒家長, 現在家長都很重視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 所以常常會不斷地對寶寶說, 但是卻忘記了留出時間給寶寶說話, 這會阻礙了寶寶說話的機會。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長要多和寶寶交流, 鼓勵寶寶回答問題, 誘發寶寶說話的積極性。 這將有助於提升寶寶開口說話的積極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