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情商教育>正文

專家認為幼兒超前教育作用不大

為什么讓年紀這么小的孩子就接著這么多的課程呢?這個問題引起了很多家長甚至是各界人士的爭議, 大家的說法不一, 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事例1:5歲孩子一周有5個特色班

近年來,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越來越多, 孩子的作業多、報的特色班多, 在家長看來是很正常的事情。 昨日, 記者在中原區一些幼兒園采訪時了解到,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中班以后, 就需要寫作業了。 而在幼兒園大班和一些學前班, 報特色班的情況也很普遍。

張先生的5歲女兒在一家民辦幼兒園上學, 今年已經是大班了。

Advertisiment
說到孩子的學習, 張先生有點兒無奈。 孩子太累了, 現在已經報了5個特長班。 張先生說, 特長班是幼兒園在上課之余又開設的, 有繪畫、素描、算術、書法、語言, 每個孩子都要挑選一些特長班。 而張先生是反對給女兒報特長班的, 他認為在幼兒園就應該順應孩子的天性, 讓她玩, 然而妻子堅持給孩子報班。 理由是, 別的孩子都上了特長班, 自己家孩子不上, 擔心將來會落人后。 張先生說, 妻子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專家點評:張教授說, 特色幼兒園將特色專長化了, 只是單一的去發展孩子的一方面, 而忽略全面性發展。 現在的幼兒園出現了許多特色化的教育, 有英語、音樂、舞蹈特長班, 這些班并不符合幼兒園大綱要求。

Advertisiment
魏明霞說, 在國外, 音樂、美術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都是基本素養, 是學齡前兒童課堂必備的內容, 為什么我們要將其特長化。 作為人本身素質可以將其特色性, 當做自己的愛好, 而不是幼兒園將其作為特色去搞, 一天8個小時去教特色。

事例2:幼兒園中班開始做數學卷子

社區幼兒園目前還在招生, 而特色班也是幼兒園打出的一塊招牌。 我們開設的也有特長班, 現在孩子們都是有所長, 有所專長的人, 你們家長可以放心將孩子交給我們。 該幼兒園一位負責人說, 比如舞蹈特長班、美術特長班等。 據了解, 該幼兒園每周有兩個下午是舞蹈特長班的課, 6點幼兒園放學后, 舞蹈班的孩子會增加一個小時的舞蹈課。

另外, 幼兒園晚上還布置作業。

Advertisiment
記者在一個教室門口, 看到貼著的課后作業:木字寫三行, 數字2寫兩行, 數學卷子一張。 數學卷子偶爾有, 家長經常會問孩子在幼兒園學什么了, 我們也是考慮到家長的心理, 才發試卷, 孩子們也喜歡。 幼兒園中二班的翟老師介紹, 幼兒園把彩色紙印成類似于小學的試卷, 全是10以內的加減, 小孩子晚上回家做做, 回來都會很高興的給老師炫耀。 翟老師說, 幼兒園學這些很正常了, 小學入校還要測試, 家長都要求幼兒園多學些數學。

專家點評:幼兒園對于孩子的成長到底有多大影響力, 幼兒園的孩子到底該去學習什么?在幼兒園學到的素養, 好的生活習慣、與人相處的能力, 好奇心、分享和熱愛生活。 魏明霞老師認為,

Advertisiment
幼兒園就需要有幼兒園需要干的事情, 為何非要給幼兒園和小學畫上等號呢?

幼兒園向小學看齊, 出現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 幼兒園的教室里上小學的課程, 這些都是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很大影響的。 幼兒的身心發展都有一個接受度和成熟度, 不能拔苗助長, 不該學的不要硬往孩子們腦子里灌輸, 許多孩子因為這些形成了很多的心理疾病。

有一項調查顯示, 小學一年級新生中, 有35%不喜歡語文, 40%的孩子不喜歡算術。 而在入學前的測試中表現好的學生, 其成績優勢只表現在小學一年級上學期的占三分之二, 以后的成績優勢不明顯。 另外, 在上小學后, 影響學習的并不是學生的知識儲備, 而第一要素卻是社會成熟度。

Advertisiment
調查顯示, 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一項是有沒有積極主動的狀態, 如好奇心、興趣。 魏明霞說, 小孩子上小學了, 老師教的東西都會, 就開始不去聽, 摳手指或者上廁所, 一概不去聽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