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個聰明健康的寶寶是準爸爸和準媽媽們的最大心愿。 初為人父人母, 誰也不愿意讓自己對子女的教育輸在幼兒基礎教育的起跑線上。 于是, 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了胎教。 可以想象他們是懷著怎樣的心情, 期待著一個健康而漂亮的寶寶的降生。 然而他們對胎教的正確認識有多少, 胎教是否有嚴謹的科學依據?
中華兒童保健學會副主任委員丁宗一教授認為, 現在從事胎教理論研究和臨床工作的人中, 有人提出胎教是一種交叉科學, 它跨越教育學、醫學和生理學3個門類。 那就讓我們依次從這3個門類與胎教的關系來進行分析。
Advertisiment
醫學中的理論、技術和藥品, 要用于人類, 首先必須經過動物實驗, 在沒有問題的基礎上, 再進行臨床的3期驗證, 證明有無毒副作用。
丁教授認為, 一般人對胎教的字面理解就是對胎兒的教育, 那么理所當然, 教育學界的專家, 包括其領導部門和管理部門的人士應該給出一個明確的胎教定義。 其中也必然應該包括這一定義的內涵、外延, 以及所涉及的參數、參數的提取和重復等科學方法。 另外, 從事胎教的人, 不管他是哪一學科的, 也應該針對這個問題給予明確的回答。 而事實上, 在胎教紅火的這么多年里, 我們對它的理解依然處于望文生義的階段。 如果我們不先把名稱和定義搞清楚,
Advertisiment
丁教授進一步指出:我們看到, 從事胎教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的人大多是婦產科的臨床醫生。 那么如果說胎教是一種醫療行為, 它就必須遵守醫師法。 醫師法中的有關要點有兩個, 一是行醫者必須是職業醫師, 二是采用的方法要經過科學論證。 因此我們要考慮, 這些人有沒有胎教醫師執照, 如果沒有, 就屬于非法行醫!更進一步說, 如果是婦產科醫師, 那婦產科里是否包括胎教這套技術呢?這要經過全國學術大會和學術組的論證。
一般來講, 醫學中的理論、技術和藥品, 要用于人類, 首先必須經過動物實驗, 在沒有問題的基礎上, 再進行臨床的3期驗證, 證明有無毒副作用,
Advertisiment
這種音樂通過母體的傳遞, 被胎兒的聽覺神經感受到時已不再是原有意義上的和諧的旋律與節奏, 而只是一個單純的物理聲波, 是有害的噪聲
時下, 胎教的內容大體有這樣幾種:聽胎教音樂、對胎兒說話、看漂亮人物的圖片, 以及撫摩腹部和做胎教操。 通過上述方法, 從聽覺、視覺、觸覺方面對胎兒進行刺激, 從而對其生長發育產生積極影響。 可是, 丁教授認為:“聽覺、視覺和觸覺這些都是生理學參數,
Advertisiment
給胎兒聽音樂, 得到的結果是胎兒的聽力閾值下降了, 胎教專家因此判斷這種方法是科學的、可行的, 它產生了良性效果。 然而國際生理學界的共同評判是, 胎兒聽力閾值下降證明, 這種音樂通過母體的傳遞, 被胎兒的聽覺神經感受到時已不再是原有意義上的和諧的旋律與節奏, 而只是一個單純的物理聲波, 是有害的噪聲, 而不是音樂教育, 它造成胎兒的易干擾和易激惹性。
也就是說, 本來給胎兒一定音量的聲音才能引起他的反應, 而現在, 一個比原來音量還要低的聲音就能引起他的反應,
Advertisiment
看圖片就更存在一個審美觀點不一致的問題。 另外, 圖片在母親眼底的成像又是以什么信號、經過怎樣的通路傳達給胎兒的, 而這種傳遞又如何影響胎兒哪一部分的生長,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沒有人能夠回答和證明。
通過刺激, 胎兒有所反應的確是事實, 但如何證明這是一種良性的, 而不是惡性的反應, 要給出的嚴格證明是非常復雜的, 缺少了這樣的證明的科學只能是偽科學
那么, 一個科學的、嚴謹的論證過程又是怎樣的呢?丁教授大概介紹了這樣3個步驟:首先是設計實驗, 其次是找出處理數據的統計學方法, 最后是明確它所驗證的因果關系,稱為因果關系論證。
遺憾的是,國內現在還沒有很嚴謹的這方面的實驗。有些對胎教研究了十幾年的所謂專家,很多只是通過臨床觀察得出結論。其實,所謂看到的效果并不足以證明那就是事物的本質,而必須經過嚴格的論證。也就是別的人再用你介紹的方法時,也同樣獲取了類似的參數。它所呈現的那些規律要經受時間、空間的考驗,這樣才能稱其為科學。
研究胎教的人所引用的國外材料大多沒有具體名稱,甚至連材料的來源都無法提供,他們的論文中僅僅用諸如“國外有資料表明”的字樣一帶而過,而引用的實驗或數據卻往往是屬于生理學研究的。真實情況是,科學研究越細,得到的片段便越有其特定的解釋和特定的含義。
科學的證明是有公共標準的,絕對不能任意生活化。曾經有家長咨詢胎教音樂的音量應該是多大,專家回答———適中。
適中是什么含義呢?是按成年人的標準,還是按某一年齡孩子的標準,是多少分貝?說撫摸有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那么撫摸的力度是多大?這些都必須有標準的參數說明,超過了界點就只會造成傷害,更不要說有什么促進作用了。
通過刺激,胎兒有所反應的確是事實,但如何證明這是一種良性的,而不是惡性的反應,要給出的嚴格證明是非常復雜的,缺少了這樣的證明的科學只能是偽科學。
“胎教”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的古書中。但事實上,那時胎教的基本含義卻是孕期婦女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
也有人提出,“胎教”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的古書中。但事實上,那時胎教的基本含義卻是孕期婦女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是封建禮教對婦女的壓制和束縛,而絕非今日我們理解的意思。
那么,胎教到底是什么呢?它借用的是生理學術語,而起的是教育學名稱,卻運用在臨床醫療實踐中。追本溯源,它卻既沒有按照生理學規則設計實驗、提取參數、驗證規律,也沒有規范的教育學定義,更加不是有法可鑒的醫療行為,那么誰對我們還未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嬌嫩生命負責,誰對這些付出千辛萬苦的家長們負責?
想促進胎兒在宮內順利生長發育,要從孕前開始準備,抽煙、喝酒、環境污染,以及孕期大量食用腌制食品都是大忌。還有就是注意加強營養,食用自然食物,均衡膳食,不吃補品,不吃營養品。上述這幾點都是經過科學證實的。
最后是明確它所驗證的因果關系,稱為因果關系論證。遺憾的是,國內現在還沒有很嚴謹的這方面的實驗。有些對胎教研究了十幾年的所謂專家,很多只是通過臨床觀察得出結論。其實,所謂看到的效果并不足以證明那就是事物的本質,而必須經過嚴格的論證。也就是別的人再用你介紹的方法時,也同樣獲取了類似的參數。它所呈現的那些規律要經受時間、空間的考驗,這樣才能稱其為科學。
研究胎教的人所引用的國外材料大多沒有具體名稱,甚至連材料的來源都無法提供,他們的論文中僅僅用諸如“國外有資料表明”的字樣一帶而過,而引用的實驗或數據卻往往是屬于生理學研究的。真實情況是,科學研究越細,得到的片段便越有其特定的解釋和特定的含義。
科學的證明是有公共標準的,絕對不能任意生活化。曾經有家長咨詢胎教音樂的音量應該是多大,專家回答———適中。
適中是什么含義呢?是按成年人的標準,還是按某一年齡孩子的標準,是多少分貝?說撫摸有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那么撫摸的力度是多大?這些都必須有標準的參數說明,超過了界點就只會造成傷害,更不要說有什么促進作用了。
通過刺激,胎兒有所反應的確是事實,但如何證明這是一種良性的,而不是惡性的反應,要給出的嚴格證明是非常復雜的,缺少了這樣的證明的科學只能是偽科學。
“胎教”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的古書中。但事實上,那時胎教的基本含義卻是孕期婦女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
也有人提出,“胎教”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的古書中。但事實上,那時胎教的基本含義卻是孕期婦女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是封建禮教對婦女的壓制和束縛,而絕非今日我們理解的意思。
那么,胎教到底是什么呢?它借用的是生理學術語,而起的是教育學名稱,卻運用在臨床醫療實踐中。追本溯源,它卻既沒有按照生理學規則設計實驗、提取參數、驗證規律,也沒有規范的教育學定義,更加不是有法可鑒的醫療行為,那么誰對我們還未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嬌嫩生命負責,誰對這些付出千辛萬苦的家長們負責?
想促進胎兒在宮內順利生長發育,要從孕前開始準備,抽煙、喝酒、環境污染,以及孕期大量食用腌制食品都是大忌。還有就是注意加強營養,食用自然食物,均衡膳食,不吃補品,不吃營養品。上述這幾點都是經過科學證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