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對待不同學習風格的孩子,我有高招

孩子的學習風格可以分成四個類型:認知型、模仿型、逆思型和開放型, 每一個類型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 這些個性是從孩子一生下來就決定的, 家長們首先我瞭解孩子的這些本性, 並順著本性引導孩子, 讓他們向好的方向發展。

1.以朋友方式對待認知型孩子。

如果是認知型的孩子, 他在平時會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 喜歡爭辯, 喜歡問事情的來源, 學習比較主動, 但比較固執, 常常不理會別人的感受。 這類孩子比較適合美式教育法, 平常要以朋友的方式來對待他們。 “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以理服人,

Advertisiment
不要讓孩子感覺你在以大欺小, 這樣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 當你對孩子有有某些想法或要求時, 可以用徵求的語氣說出來, 比如, ‘小寶, 媽媽覺得這件事這樣做會好一點, 你看是不是?’或者, ‘媽媽覺得這衣服比較適合你, 你覺得怎麼樣?’這樣, 孩子的想法會得到尊重同時, 也調動了孩子動腦思考的積極性。 ”
另外, 認知型的孩子大多內省智慧比較強, 簡單地說, 就是做事比較有規劃, 能夠制定人生目標和計畫, 並能掌握計畫的進度。 所以, 在這類孩子兒錯誤的時候, 可以先訴情, 比如對孩子說“你這樣做, 媽媽很難過”之類的話。 孩子在看到媽媽不開心的樣子卻沒有責怪他時, 就會自我反省, 而且犯錯後抗拒的心理情緒也會相應下降。
Advertisiment
接下來的說理就會很順利, 孩子一般不會再狡辯了, 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親子之間發生不衝突。 重要的是, 家長一定要注意不用用“你怎麼這麼笨, 怎麼這麼不聽話……”之類的“你訊息”。 經常說一些“你這樣做, 我怎樣……”之類的話, 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 要給予鼓勵, 而不是嘲諷, 多說“你現在做得已經很好了, 爸爸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不如你呢!”及時的鼓勵是很必要的, 千萬不能說“你怎麼這麼笨啊, 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 ”這樣對孩子的打擊是很大的, 容易養成孩子膽小懦弱的性格。

2.模仿型孩子要慎重選玩伴。

這類孩子的原則性不強, 但模仿能力很強。 只要他感覺好玩或有興趣的事物, 不論好壞,

Advertisiment
他一律都會學過來。 他們的學習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例如在學校受同學影響, 回家受家長影響。 所以, 模仿型孩子的玩伴須慎重選擇而且要及早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 是該學的;什麼是不好的, 是不該學的。 孩子在這個階段, 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最多, 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 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不良的表現, 以免孩子有樣學樣。 平時瞭解一些孩子
好的表現, 並鼓勵誇獎, 使孩子對好的事物加深印象, 形成良好的習慣。 另外, 多給孩子讀一些傳人傳記、歷史典故以及寓言, 給孩子樹立榜樣能很好地規範孩子的行為。

3.挖掘開放型孩子的學習潛能。

這類孩子擁有開放思考以及大量吸收的能力, 像海綿吸水一般。 不足的是,

Advertisiment
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不強, 教一點就學一點, 不教就不學。 對於這樣的孩子, 家長大可以教授孩子各類知識, 不要怕孩子吸收不了, 也不要怕孩子太小會感覺累。 正常情況下, 這些孩子都會很輕鬆地吸引、消化大量知識。 值得提醒的是, 0-10歲是孩子最關鍵的基礎期, 此階段對孩子的培養意義特別重大。 這類孩子的缺點是學習主動性不夠, 屬被動學習型, 如明家長陪同學習、一對一輔導效果更好。 如果培養的力度和廣度不夠, 孩子的潛力就會被浪費。 反之, 孩子的許多智慧、技能都會有長足的發展。

4.尊重逆思型孩子的“反常”想法。

逆思型的孩子總是以否定別人為自己的快樂。 常常是媽媽做好了紅豆湯給孩子吃, 孩子卻說想吃綠豆湯;而當媽媽第二天做出了綠豆湯給他吃時,

Advertisiment
他又說想吃紅豆湯了。 這並不是孩子惡意要這樣做, 而是出於一種本性。 雖然孩子的一些行為與常人不同, 但他卻擁有很強的創新能力, 具有發明家的氣質, 掌握好孩子的特質並用適當的方法去溝通, 以往領你頭痛的“愛找麻煩”的孩子也會向你規劃好的方向前進的。
本類型的孩子思維方式與常人不同, 常常用我們意想不到的角度考慮問題, 讓有的家長、老師覺得很好笑。 其實這只是孩子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已, 不代表孩子的見解、行為有錯。 做家長的千萬不要斥責孩子, 而是應該站在孩子看事物的角度給予理解、引導。 切忌不尊重孩子的意見, 強迫孩子順從大人的意思……建議家長可以採取以下互動方法:以激將法刺激孩子向相反方向發展(如, 你不做忱件事,不是因為你不想做,而是因為你根本做不到);以積分的方式給予獎勵,達到就給予獎勵或禮物,反之則給予處罰,因為孩子喜歡競爭與挑戰;與孩子協商制定一下合理的管理獎勵辦法,以激發孩子的動力等等。

你不做忱件事,不是因為你不想做,而是因為你根本做不到);以積分的方式給予獎勵,達到就給予獎勵或禮物,反之則給予處罰,因為孩子喜歡競爭與挑戰;與孩子協商制定一下合理的管理獎勵辦法,以激發孩子的動力等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