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胎教是很多準媽媽愿意選擇的一種胎教方式, 它簡單方便又容易操作, 而且國內外的很多研究都力圖去證實它的“神奇”。 結果如何呢, 并沒有被學術界達成共識, 還是各有各的說法, 反對的聲音雖然小點, 但是也不在少數, 對胎教產生不少質疑。
“也許他很不喜歡這些聲音呢!”
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哥頓?肖認為:“雖然胎兒能聽到外界的聲音(包括音樂), 并且可用動作來回應, 但是我們并不能確認, 他是喜歡還是討厭。 ”
同時, 他也表示, 雖然有研究證據表示, 學習音樂能使寶寶數學方面更為出色,
Advertisiment
“這也許只是個人經驗之談”
對有些報道說寶寶出生后能分辨父母的聲音, 并且對胎兒時期的音樂有一定記憶能力, 有專家認為, 僅僅因為這些現象, 就肯定音樂胎教的效果并不是科學的辦法。 這些結論可能只是個人的經驗之談, 并不一定基于真正的調查研究。
“胎兒根本就聽不到聲音”
一些生理學家經過深入的研究發現,
在胎兒未出生或在出生的過程中根本就不會感受到任何東西。
哺乳動物的胎兒在未出生前,
大腦受胎盤分泌的某些具有自然鎮靜和麻醉作用化學物質的影響,
一直處于一種深度睡眠狀態。
“沒有單純的莫扎特效應,
Advertisiment
莫扎特音樂是否能讓寶寶聰明, 不能馬上下結論。 有可能是因為有能力聽莫扎特音樂的寶寶, 本來就處在比較優越的環境, 家長的知識層次較高, 或家長會花更多的教育時間在寶寶身上……其他的影響因子都得細細去比較分析。
“方法不當, 會致聾”
胎兒4個月大時就有了聽力, 6個月時, 胎兒的聽力就發育得接近成人了。 如果此時采用錯誤的音樂胎教方式, 會使胎兒稚嫩的耳蝸遭到不可逆性的損傷。
有人會認為, 胎兒有了回應, 則表明孩子對外界產生興趣, 其實不一定, 也許是表示憤慨。 其實更多的顯得高興的還是家長, 把自己的興奮強加于孩子。 并在今后的行為中進行的更甚, 造成孩子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