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證的臨床表現是多樣的, 中醫分為兩大類, 自汗與盜汗。 西醫則按其部位不同, 分為全身性多汗和半側身多汗。 又因其特殊表現, 中醫還有紅汗、黃汗、絕汗、戰汗等。
中醫認為汗為小兒氣血未充、腠理不密而津液發洩太過所致, 小兒稚陰稚陽之體, 陰陽易失調, 陽虛者為自汗, 陰虛者為盜汗。
西醫認為全身性多汗為急慢性☆禁☆感染性疾病、迴圈功能不全、結締組織疾病、營養性疾病、藥物作用、精神因素或內分泌功能異常所致;半側身多汗為顱內占位性病變、脊髓病變。
Advertisiment
(一)中醫辯證治療
1.陽虛自汗(表衛不固或營衛不和)。
主證:以自汗為主, 白天出汗多, 動則尤甚, 有時伴盜汗, 常易感冒, 有時惡寒或低熱, 神倦, 腹脹, 胃納欠佳, 大便正常或清, 舌質談, 苔薄白, 脈細無力, 指紋淡滯。
治法:益氣固表, 調和營衛, 收澀斂汗。
方藥:玉屏風散合桂枝東加味。
北芪10 克, 白術10 克, 防風6 克, 桂枝4 克, 白芍10 克, 灸甘草5克, 龍骨10 克, 牡蠣20 克, 大棗4 枚, 生薑2 片。 方解:北芪、白術、防風為玉屏風散, 益氣、固表、止汗;桂芍草姜棗為桂枝湯, 調和營衛;龍骨、牡蠣收澀斂汗。
2.陰虛盜汗。
主證:入睡汗出, 醒後汗收,
Advertisiment
治法:滋陰養血, 益氣斂汗。
方藥:四物湯合生脈散加味。
熟地12 克, 川芎6 克, 白芍10 克, 當歸6 克, 川地骨皮12 克, 太子參15 克, 麥冬12 克, 五味子5 克, 浮小麥15 克, 烏梅6 克。
方解:四物湯補血調血;生脈散益氣斂汗, 養陰生津;川地骨以抑制四物之溫燥, 且入陰搜剔陰熱;浮小麥養心斂汗, 烏梅配生脈散, 增強益氣斂汗作用。
經驗方:用於自汗、盜汗, 不拘型證。
烏梅5 克, 北芪10 克, 太子參10 克, 白術8 克, 浮小麥10 克, 糯稻根12 克, 五味子5 克, 牡蠣20 克。
外用方:五倍子3 克研未夜睡敷臍。
(二)西醫治療
按不同的病因分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