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小兒驚厥的臨床表現及其治療

驚厥又稱驚風, 是小兒時期較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或功能性異常的一個嚴重症狀。 屬祖國醫學兒科四大證之一。 主要表現為全身或局部抽搐痙攣, 常伴神志障礙, 屬中醫兒科中驚風、痙病、搐搦、瘈疭、天吊、客件、中惡等相關疾病範疇。
本症又分急驚風及慢驚風兩大類。 多見於1~5 歲小孩, 臨床表現包括四證:
(1)熱:通常高熱, 30%因高熱所致;
(2)痰:喉中痰鳴, 或深度昏迷;
(3)驚:驚叫、恐懼、昏冶;
(4)風:牙關緊閉, 口角牽引, 目上視, 弓角反張, 或抽搐, 或瘈疭或掣搦。 中醫認為本病原因較複雜, 其病位在於心, 肝。 緣心主驚, 肝主風也。

Advertisiment
多種邪毒, 逆傳心包, 則神明受擾, 故神昏而抽搐;多種邪毒, 造成熱極生風, 或水虧木旺、柔不濟剛而動風, 責之於肝風;其中急驚風為外感時邪、痰熱積滯、暴受驚恐。 慢驚風與肝腎陰虧, 或土虛木旺, 或先天胎元受損所致, 多見於濕熱病後期, 久吐久瀉或妊娠期受驚。
西醫認為本症可因年齡不同而原因各異:嬰幼兒期為高熱、低血糖、低血鈣。 學齡前或學齡可因菌痢、乙腦、大葉性肺炎及癲癇等, 亦可因代謝性疾病或腦瘤。
緊急處理應讓患者側臥, 解開衣領, 用紗布包裹壓舌板將口撐開, 以防咬傷舌頭, 並保持呼吸道暢, 吸氧。 高熱者用物理降溫或注射退熱藥。
(一)中醫辯證施治
1.急驚風。
(1)感受外邪:多見於高熱抽搐病兒。 主證:發熱、頭痛、咳嗽、流涕、咽紅、煩躁、神昏驚厥、舌苔薄黃脈浮數。
Advertisiment

治法:疏鳳清熱, 涼肝鎮驚。
方藥:銀翹散合羚角鈞藤東加減。
羚羊骨5 克(先煎), 桑葉10 克, 菊花10 克, 勾藤8 克, 竹茹6 克, 銀花10 克, 連翹10 克, 荊芥6 克(後下), 薄荷6 克(後下), 蟬衣5 克。
方解:羚角、勾藤、桑葉、菊花涼肝熄風定驚;竹茹通絡法痰, 清泄肝膽之熱;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荊芥、薄荷、蟬衣疏風透表。
(2)感受暑邪。 主證:多汗、發熱、頭痛項強、噁心嘔吐、煩躁昏睡, 四肢抽掣, 舌質紅、苔黃膩, 脈洪數。
治法:法暑清熱化濕, 開竅鎮驚。
方藥:新加香薷飲加味。
香薷6 克, 厚樸6 克, 鮮扁豆花12 克, 銀花10 克, 連翹ID 克, 鈞藤8克, 僵蠶7 克, 川貝未3 克(沖), 富蒲5 克, 竹茹6 克, 羚角5 克(先煎)。
方解:香薷、厚樸化濕透表解暑;鮮扁豆花、銀花、連翹辛涼透達滌、滌暑清熱;鉤藤、僵蠶鎮驚熄風;川貝、菖蒲化痰開竅;竹茹、羚角清泄肝熱。
Advertisiment

(3)感受溫邪(疫邪):見於乙腦、疫毒痢。 主證:起病急驟, 高熱煩躁、口渴、譫妄、神昏, 驚厥, 或嘔吐腹痛, 便膿血, 舌質紅, 苔黃膩。
治法:清熱化濕、涼血鎮驚。
方藥:清瘟敗毒飲加減。
石膏15 克, 知母10 克, 犀角5 克(先煎), 生地10 克, 玄參10 克, 丹皮6 克, 赤芍6 克, 黃芩10 克, 黃連3 克, 枝子6 克, 竹葉10 克。
方解:石膏。 知母清陽明經之大熱;犀角、地黃、玄參、丹皮、赤芍清營涼血解毒;黃芩、黃連、枝子清熱瀉火解毒;竹葉清心。 加減法:如以便膿血為重, 加白頭翁15 克。
(4)疾火積滯:多見於肺炎, 癲痛等病。 主證:起病急, 高熱, 神呆詣妄, 納呆, 嘔吐, 腹痛, 痰多, 喉間痰鳴, 腹部脹滿, 呼吸氣粗, 舌紅, 苔黃膩, 脈弦滑。
治法:清食導滯、除痰鎮驚。
方藥:保和丸合玉樞丹。
Advertisiment

山植10 克, 神曲10 克, 萊菔子10 克, 陳皮3 克, 法夏8 克, 連翹10克。
方解:山楂、神曲消食導滯;萊菔子消食下氣除痰;陳皮、法夏行氣化滯, 除痰和胃;連翹清熱散結。 玉樞丹解毒化痰散結通竅。
(5)驚恐。
主證:形體較弱、易受驚恐, 發熱較低, 四肢欠溫, 夜臥不安, 或迷睡不醒, 醒則啼哭, 或面時青時赤, 頻作驚■, 時或抽搐, 大便色青味無異常, 脈多數或沉, 指紋青紫。
治法:鎮驚安神。
方藥:琥珀抱龍丸或朱砂安神丸。 (中成藥)
方解:琥珀抱龍丸法風化痰、解熱鎮驚, 和脾胃、益精神。 但用量不宜過大, 也不宜久眼, 慢驚也不適宜。 朱砂安神丸中朱砂清心安神;黃連苦寒, 清心除煩;當歸、生地養血滋陰;使火得情, 神自安。
2.慢驚風。
(1)陰虛驚風:多見於各種腦炎, 中毒性腦病或腦膜炎恢復期。
Advertisiment

主證:多由急驚風轉來, 低熱不退, 午後夜間明顯, 面色■白, 午後顴紅, 手足心熱, 自汗盜汗, 形體消瘦, 神疲乏力, 四肢拘攣或瘈疭或有失聰、失語、失聽, 大便於結, 舌紅少津, 苔少或濁膩, 脈細數無力。
治法:育陰潛陽, 柔肝熄風。
方藥:大定風珠加減。
生龜板15 克, 生牡蠣20 克, 鱉甲15 克, 白芍10 克, 阿膠6 克(烊), 幹地黃10 克, 麻仁8 克, 五味子5 克, 麥冬10 克, 炙甘草5 克, 雞子黃1只入煎好藥液中攪合。
方解:幹地黃、白芍、麥冬、阿膠、麻仁、炙甘草甘潤存陰、急挽欲竭之陰液;龜板、鱉甲、牡蟎育陰潛陽;五味子與甘草合用, 酸甘化陰;雞子黃為血肉有情之品, 滋陰液, 熄風陽。
加減:失聰、失語加遠志6 克、郁金6 克、丹參10 克、地龍7 克。 失明、失聽加枸杞子10 克、女貞子8 克、黃精10 克。
(2)脾虛驚風:多見於腦炎或腦病後遺症, 大腦發育不良,或偶見於結核性腦膜炎。主證:面色萎黃,消瘦乏力,睡露睛,緩緩抽搦,食少腹脹,大便溏薄、色青不臭,四肢欠溫,舌淡苔白薄,脈沉無力,指紋淡沉。
治法:溫中健脾、化痰止痙。方藥:陳夏六君子東加味。黨參10 克,白術10 克,獲菩12 克,炙草5 克,陳皮3 克,法夏6 克,膽星6 克,乾薑1.5 克,全蟲5 克,蜈蚣1 條。
方解:陳夏六君子湯健脾益氣化痰;乾薑溫中散寒;膽星去風痰;全蟲、蜈蚣止痙。加減:如煩躁不甯加麥冬10 克、棗仁6 克;抽搐頻繁加僵蠶7 克,硃砂2 克。
(3)脾腎陽虛。主證:久病後,腹瀉清冷,手足顫動,睡眠露睛,面色青灰,消瘦,神疲,喉中痰鳴,額汗涔涔,四肢厥冷,舌淡黃白滑,脈沉達細弱,指紋淡。治法:溫補脾腎,回陽救逆。
方藥:逐寒蕩驚東加味。肉桂2 克(焗服),胡椒2 克,丁香3 克,炮薑1.5 克,伏龍肝15 克,北芪12 克,黨參10 克,炮附子5 克,白術10 克,炙草5 克,龍骨200 克,牡蠣20 克。
方解:逐寒蕩驚湯回陽救逆、蕩散陰寒;北芪、黨參、附子、白術、炙草益氣溫中、溫補脾腎;龍骨、牡蠣攝納真氣。
(二)針灸療法
急驚風:取穴少商、神門、人中、合谷、內關、大沖、百會、湧泉。高熱者取曲池,十宣放血。牙關緊閉者取頰車、下關等穴,痰鳴者取豐隆。指針:神昏竅閉,牙關緊者用指甲掐人中、合谷或用烏梅擦牙。
抽搐者。
針刺:上肢:內關、曲池、合穀。下肢:承山、太沖。
灸法:大椎、脾俞、關元、氣海、百會、足三裡、命門。灸法多用於慢驚風。
(三)西醫治療
1.鎮驚藥:用下面任何一種藥,10 分鐘後不止,輪換另一種。

1)苯巴比妥鈉:5~7mg/kg/次,肌注。(2)10%水合氯醛:0.3m1/kg/次,保留灌腸。
(3)氯丙嗪:1~2mg/kg/次,肌注,必要時靜脈注入1mg/次,可與等量異丙嗓同時用。
(4)安定:1~2mg/kg/次,5 歲以上2.5~5mg/次,肌注。
2.去因治療:急救處理驚厥停止後,作全面檢查,找出病因。如高熱厥者應作降溫和抗感染治療;如維生素口缺乏性手足抽溺症,應在止驚同時靜注鈣劑。疑腦水腫者,宜同時用甘露醇等脫水劑。原發性癲癰應用抗癲癰藥。並堅持長期治療,防止復發。

大腦發育不良,或偶見於結核性腦膜炎。主證:面色萎黃,消瘦乏力,睡露睛,緩緩抽搦,食少腹脹,大便溏薄、色青不臭,四肢欠溫,舌淡苔白薄,脈沉無力,指紋淡沉。
治法:溫中健脾、化痰止痙。方藥:陳夏六君子東加味。黨參10 克,白術10 克,獲菩12 克,炙草5 克,陳皮3 克,法夏6 克,膽星6 克,乾薑1.5 克,全蟲5 克,蜈蚣1 條。
方解:陳夏六君子湯健脾益氣化痰;乾薑溫中散寒;膽星去風痰;全蟲、蜈蚣止痙。加減:如煩躁不甯加麥冬10 克、棗仁6 克;抽搐頻繁加僵蠶7 克,硃砂2 克。
(3)脾腎陽虛。主證:久病後,腹瀉清冷,手足顫動,睡眠露睛,面色青灰,消瘦,神疲,喉中痰鳴,額汗涔涔,四肢厥冷,舌淡黃白滑,脈沉達細弱,指紋淡。治法:溫補脾腎,回陽救逆。
方藥:逐寒蕩驚東加味。肉桂2 克(焗服),胡椒2 克,丁香3 克,炮薑1.5 克,伏龍肝15 克,北芪12 克,黨參10 克,炮附子5 克,白術10 克,炙草5 克,龍骨200 克,牡蠣20 克。
方解:逐寒蕩驚湯回陽救逆、蕩散陰寒;北芪、黨參、附子、白術、炙草益氣溫中、溫補脾腎;龍骨、牡蠣攝納真氣。
(二)針灸療法
急驚風:取穴少商、神門、人中、合谷、內關、大沖、百會、湧泉。高熱者取曲池,十宣放血。牙關緊閉者取頰車、下關等穴,痰鳴者取豐隆。指針:神昏竅閉,牙關緊者用指甲掐人中、合谷或用烏梅擦牙。
抽搐者。
針刺:上肢:內關、曲池、合穀。下肢:承山、太沖。
灸法:大椎、脾俞、關元、氣海、百會、足三裡、命門。灸法多用於慢驚風。
(三)西醫治療
1.鎮驚藥:用下面任何一種藥,10 分鐘後不止,輪換另一種。

1)苯巴比妥鈉:5~7mg/kg/次,肌注。(2)10%水合氯醛:0.3m1/kg/次,保留灌腸。
(3)氯丙嗪:1~2mg/kg/次,肌注,必要時靜脈注入1mg/次,可與等量異丙嗓同時用。
(4)安定:1~2mg/kg/次,5 歲以上2.5~5mg/次,肌注。
2.去因治療:急救處理驚厥停止後,作全面檢查,找出病因。如高熱厥者應作降溫和抗感染治療;如維生素口缺乏性手足抽溺症,應在止驚同時靜注鈣劑。疑腦水腫者,宜同時用甘露醇等脫水劑。原發性癲癰應用抗癲癰藥。並堅持長期治療,防止復發。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小兒肺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要怎麼辦?

    您好,小兒肺炎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和肺部細濕囉音,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為多見。肺炎的治療原則是應用消炎藥物,殺滅病原菌...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高熱驚厥是一般在六個月大到四歲之間的小孩子會發生。一般體溫都會超過39°,出現突然驚厥的情況,一般就是雙眼凝視、斜視甚至會有意識喪失的情況,持續時間從10秒到幾分鐘,會自己恢復的。這和遺傳的原因也是...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肺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怎麼治療

    您好,小兒肺炎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和肺部細濕囉音,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為多見。肺炎的治療原則是應用消炎藥物,殺滅病原菌...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肺炎的臨床表現有什麼?怎麼辦?

    您好,小兒肺炎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和肺部細濕囉音,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為多見。肺炎的治療原則是應用消炎藥物,殺滅病原菌...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肺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怎麼辦?

    您好,小兒肺炎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和肺部細濕囉音,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為多見。肺炎的治療原則是應用消炎藥物,殺滅病原菌...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