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孩運動損傷,去傷解鬱

一般小孩運動外傷會產生“疼痛鬱悶”等症狀需要去傷解鬱, 現代人由於工作壓力大、活動少, 難免有頸部酸痛、肩膀酸痛、背痛、膝痛等“這裡痛、哪裡痛”的情形, 許多中藥由於具有“抗凝血”的作用, 對於“疼痛”的確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中醫臨床上治療運動損傷需根據“病人體質”、“疼痛部位”與“臨床症狀”來處方用藥, 常見的類型有:

1、 血瘀型:受傷的部位、疼痛反復發作, 疼痛的性質猶如“針刺”一般, 稍微一動及疼痛加劇, 舌質呈現“瘀紫”顏色, 這種血瘀型“疼痛”可以用血府逐瘀湯、正骨紫金丹等中藥來治療, 常用的單味中藥有當歸尾、川芎、赤芍、紅花、桃仁等。

Advertisiment

2、 濕重型:運動損傷部位的疼痛並不明顯, 平時不會酸痛, 只要下雨天、颱風天等濕氣一大, 就酸痛發作, 並且平時容易四肢倦怠、胸悶、大便不成形, 酸痛的性質屬於悶重型, 這是屬於中醫的“濕性”酸痛, 可以用石膏、滑石、防己、桂枝、杏仁、通草等具有“去濕”作用的中藥來治療。

3、 肝火型:平時就會酸痛, 伴有口幹、口苦、大便偏硬、常有心煩、睡不著的情形, 如果生氣、動怒, 酸痛則加劇, 這種屬於“肝火”酸痛可以用柴胡清肝湯或柴胡、石膏、知母、連翹、生地、黃芩等中藥來治療。

4、 腎虛型:平時就容易腰酸背痛, 年齡大一點, “疼痛”的“歷史”也比較長, 並伴有頻尿、四肢不溫、容易疲倦的症狀, 這種體質則不可以再過度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藥,

Advertisiment
而需要使用山茱萸、五味子、澤瀉、桂枝、附子等具有“溫腎陽”作用的中藥來治療。

除了靠醫師之外, 自己該如何“呵護”運動損傷呢?有幾個原則不妨參考之:

1、 如果損傷嚴重、伴有紅腫時, 除了適當的冷敷外, 更應讓酸痛處徹底休息。

2、 如果損傷已經有一陣子、沒有紅腫的症狀時, 可以適當的熱敷酸痛處, 並且多作暖身操, 加速酸痛處血液迴圈。

3、 如果自己已經有“疼痛”等症狀, 應減少吃冰、喝涼水以及吃涼性食物(例如:瓜類、香蕉、竹筍)。

年輕人天生好動、難免運動損傷, 問題是如果運動損傷, 可千萬別一律活血化瘀。

(媽咪愛嬰網-------育兒寶典------學齡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