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巧妙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

孩子由於年紀小, 讀書興趣還處在萌芽階段, 因此, 對事物的喜歡或不喜歡, 都只是相對的。 不少頑皮的孩子不喜歡讀書, 這並不表示他們對讀書無興趣, 而多半意味著在讀書同玩耍之間, 他們更喜歡選擇後者。


俗話說, 望子成龍。 如今做父母的, 都希望孩子成才。 看到孩子不喜歡讀書, 往往採取強迫的手段。 孩子不做作業, 父母就加倍懲罰, 結果反而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強化了他們不喜歡讀書的傾向。


第一, 要想辦法使孩子感到讀書並不是一件苦差使。 例如, 有一個小朋友不喜歡做算術, 他母親就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現象編成應用題,

Advertisiment
孩子做得津津有味;後來又讓他同鄰居小朋友一起, 比賽誰算得快, 更激發了他的興趣。 經過一段時間的有意識的培養, 孩子變成了“算術迷”。


第二, 不要把讀書同娛樂對立起來。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不喜歡讀書, 就以娛樂為誘餌, 向孩子許願, 你做多少作業, 讀多少課文, 就給你什麼獎勵, 星期天到哪裡去玩。 還有些父母則以處罰手段來迫使孩子讀書, 恐嚇孩子說, 你不做完多少作業, 讀完多少課文, 就給你什麼處罰, 不許你玩什麼。 這樣, 讀書就成了孩子獲得某種東西或躲避某種處罰的手段, 讀書積極性自然也就談不上了。 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知道讀書與娛樂都是生活的需要,

Advertisiment
並規定孩子讀書與娛樂的恰當時間, 該讀書時讀書, 該娛樂時娛樂。 開始時, 在應該讀書時孩子可能去娛樂, 這就需要加強督促。 一段時間下來, 就會成為習慣, 孩子的行動就會合乎規範了。

第三, 及時鼓勵孩子在讀書中的進步表現。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正強化, 能夠定向地鞏固和強化孩子的行為, 使其朝著父母要求的方向發展。 孩子做得對不鼓勵, 猶如孩子做錯了不教育一樣, 都會模糊他們的是非觀念。 特別是年紀不大的孩子, 對是非的理智分析能力較差, 很大程度上是靠直感來辨別的。 善於發現、肯定、鼓勵孩子的進步表現, 就能使孩子從父母的態度上獲得讀書的快感, 這對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是有利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