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希望孩子聽話的兩個條件

好行為與壞行為如何區別, 可接受行為與不接受行為如何區分, 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觀念, 而它並非與生俱來的。 一個5、6歲的孩子, 正值發展這種敏銳的區別的時期。 在這段期間, 父母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引, 更渴盼得到父母贊成, 但他無法用猜測來明白父母的想法, 所以要用明確的表達方式來告訴孩子你希望他怎麼做。 當然, 父母的要求必須是合理的, 但這樣一來孩子究竟會不會聽話呢?


孩子聽話必須有幾個條件:
第一, 如上面說的, 孩子必須要得到明確的資訊。

Advertisiment


第二, 這資訊必須是相當一致的, 如果父母的意見有分歧, 不要在孩子面前起爭執, 盡可能私下討論, 免得孩子無所適從, 不知道該聽誰的。


孩子或許已經學會了顏色、數字, 或者其他的具體事物, 但是對於抽像的概念, 如“時間”卻未必能完全掌握。 因此, 對於未來式的命令, 需要一再提醒, 孩子才會照著去做。 除此以外, 對於孩子尚分不清的概念, 例如說謊與偷竊這一類的概念, 需要多解釋。


5、6歲的孩子也是開始沉迷於感興趣的活動中的年齡。 當他在玩的時候, 可能將你的話當成耳邊風。 這時一再大聲喊叫是沒有用的, 最好走到他房間或正在玩的地方, 走近他的身邊, 用溫和肯定的聲音告訴他, 該洗澡了, 或是該收拾玩具了。


有時你會覺得孩子似乎不聽話,

Advertisiment
好像總是跟你作對, 不照你的話去做。 在這裡要給父母提幾個建議:


1.談話中表示你要找出事情的原因, 為什麼事情會發生呢?必定有一個合理並可以接受的解釋。


2.要學習對事不對人, 別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恐懼感。 他只是做錯了事, 並不表示他是個壞人, 也不說明爸爸媽媽已經不愛他了。

3.如果你決定必須給孩子一些責備, 切記不要用恐嚇的方式, 否則“等到了晚上你就知道糟糕了”, 對孩子而言, 叫他擔心那將是很殘忍的, 也許到時他早就忘了自己做錯的事, 如此做法就失去了處罰的意義。 另外, 把權力集中在爸爸媽媽身上, 也不是一種很好的家庭關係形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