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幼兒品德教育的八種方法

品德教育必須從幼兒抓起, 因為幼兒已經有了道德感, 他們從輕信別人的評價向獨立評價發展, 從外部評價逐漸向內心的品質評價發展, 從帶有極大主觀情緒的評價向初步的客觀評價發展。 這個時期父母的影響對他們以後的品德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在家庭中怎樣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呢?以下一些方法是富有成效的。


1.遊戲法


幼兒的全部生活內容只有一項:遊戲。 他們甚至把洗澡、吃飯、睡覺等都歸入遊戲王國中。 他們通過遊戲認識世界, 認識生活準則, 形成道德規範。


所以家長應和孩子一起玩,

Advertisiment
並利用遊戲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


遊戲內容要健康、有趣、有吸引力。 遊戲中的主人翁應是好人, 即正直的人, 善良的人, 助人為樂的人。 如果遊戲中有壞人,
最後一定要讓這些壞人受到處罰。


例如, “醫生看病”遊戲, “醫生”一定要是個關心病人, 時時為病人著想, 醫術高明的好醫生。 “員警抓壞蛋”遊戲, 一定要“民警叔叔”獲勝。 “媽媽和孩子”遊戲, 應讓“孩子”在“媽媽”面前說實話, 不撒謊……。


2.榜樣示範法


幼兒喜歡模仿,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所仿效。 所以, 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做孩子的楷模。 夫婦間的矛盾不應在孩子面前暴露。 父母不在孩子面前隨便議論別人。 涉及一些是非問題, 要認真給孩子講清道理, 讓他明白對在哪裡, 錯在哪裡,

Advertisiment
不要含糊其辭。 父母說話要算數。


3.自我管理法


從孩子能獨立行走的那一天起, 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 鼓勵他自己去做, 並且讓孩子覺得做這些事是光榮的、有趣的。 要以“力所能及”為原則, “養成習慣”為目標。 如果孩子做得不好, 不要責駡, 而要告訴他如何做才能更好。


4.行為約束法


要從小約束孩子的行為。 如父母在家學習或休息時, 孩子不要吵鬧, 在公共場合不要隨地大小便或亂扔東西, 如果孩子隨便扔廢紙, 家長不要代撿而要鼓勵孩子自己拾起來丟進垃圾箱。 這樣慢慢地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時時提醒孩子, 不要因為他的某些行為損害別人。


5.自編故事法


幼兒愛聽故事, 如能針對幼兒的某些不良行為自編故事講給他們聽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Advertisiment
如有的孩子經常把饅頭、油條扔掉, 經過多次批評仍然改不了, 這時不妨編一個故事。 如《簸箕裡的哭泣》,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被扔在簸箕裡的饅頭、油條向他的主人哭訴自己的出生是多麼的艱難:先由農民伯伯把麥種種在地裡, 然後施肥除草。 麥粒成熟後, 經過割麥揚場、去皮, 再經電磨磨成粉。 最後將麵粉加工, 製作成饅頭、油條等。 它們多麼希望被人珍惜啊, 可是現在卻只能在垃圾堆裡哭泣。 通過這個小故事, 讓孩子懂得愛惜糧食, 並改掉浪費的壞習慣。


自編故事要注意:①有針對性;②有情趣, 並具有感情☆禁☆色彩;③與一定的行為訓練相結合。


6.故意忽略法


所謂“故意忽略法”就是當孩子做出父母不希望的事情時,

Advertisiment
父母不用責怪、批評去強化孩子的這一行為, 而是用忽略法去淡化它。 具體作法有:看別處, 與別人說話;打呵欠, 表示無興趣;走開, 不聽;做其它事, 不用目光接觸;不給以回答。 總之, 不去注視你不喜歡的行為。 如媽媽去幼稚園接孩子。 媽媽要兒子穿上大衣, 兒子不但不穿, 還說:“你是豬!”如果媽媽阻止他:“不許這麼說!”那麼孩子會“豬!豬!豬”地接著罵。 這時, 如果你裝作沒聽見或乾脆走開, 孩子的行為得不到強化, 自然也就不會再罵下去。


7.暗示法


暗示法可分為語言暗示、榜樣暗示、情境暗示、藝術暗示等。 其中運用量廣泛的是語言暗示。 如父母帶孩子去串門, 會這樣暗示孩子:“你見到李叔叔應該怎麼說?”孩子就會說:“李叔叔好。

Advertisiment
”這就是語言暗示。 這種暗示運用得很普遍。


8.反射情感法
反射情感法, 就是你將幼兒的感受用你的話向他表示, 像鏡子一樣將他的感受反射回去。 如你3歲的孩子哭著跑來告狀, 說小明打了他。 你同情地說:“喔, 小明打了你。 ”把他的感受反射回去, 從而平息他的情緒。 再如孩子聽了大灰狼的故事, 晚上可能會突然從自己房裡跑出來說:“屋裡有狼。 ”你可以說:“喔, 是白天講的故事中的大灰狼嚇壞了你。 ”把他向你表明的感受反射回去。 這樣很快就能平息他的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兒童性教育的基本方法?

    通常在為小孩洗澡的時候,可以輕鬆的告訴孩子,身體各個部位被人碰觸的尺度範圍在那裡,例如臉頰可以親吻,但是限於親人之間,有第三者在場時,可以與別人牽手,但限於某種狀況,生☆禁☆殖☆禁☆器絕對不能被人碰觸,即使是隔...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幼兒早期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嬰幼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啟發寶寶們怎樣去思維以及讓寶寶在思維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以及帶給寶寶們快樂是尤為重要的因素。寶寶的感知覺器官,需要有相當的刺激輸入和鍛煉才能得以發展。這是人對客觀世界認識的第一... [詳細答案]

  • 6回答

    兒童教育的方式方法?

    兒童的教育很重要,同時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在我看來教育孩子一定要做3件事,一是要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想做的事情一定要給與支持,二是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進而形成良好的品格,三是引導孩子的學習,激... [詳細答案]

  • 2回答

    現在有很多關於孩子教育的課程,家長該如何選擇?

    正面管教講師掌握了正面管教相關知識後,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儘量少地填鴨式給予,而是引導家長或老師自己處理、解決與孩子之間的問題。通過角色扮演和各種體驗式活動,多問家長或老師的想法、感受和決定。徹底貫徹“... [詳細答案]

  • 5回答

    四歲半孩子教育的問題

    可以玩一些開發智力的益智遊戲。但是一定要控制時間。家長也要做適當的引導,告訴他沉迷電腦會對眼睛不好。家人也應該做好榜樣,不能再孩子面前沉迷電腦,也要多點陪孩子進行有意義的活動,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