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幼兒情緒智慧培養

自信是情緒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積極感受, 源於對自身的認識和評價, 以及自我接受的程度。 自信的孩子, 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 有能力的, 受到他人的重視。 幼兒階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時期, 幼兒是基於父母和周圍人對他的態度來形成對自己的看法。 如果父母和周圍人對幼兒表現出信任、讚美、鼓勵的態度, 他便會發展出積極的自我認識;如果幼兒終日挨駡、被拒絕、被忽視或被嘲笑, 則很容易導致自卑。 在培養幼兒自信心的過程中, 以下幾方面是父母要特別注意的:
給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
Advertisiment

毫無疑問, 成功能帶來自信, 要注意為幼兒創設能夠充分表現自己和體驗成功的機會, 使他能享受成功的快樂。 其實, 在一般情況下, 2、3歲的幼兒都會努力去發現自己的能力, 他們總是試著幹這幹那, 但父母卻總是給他們潑冷水。 當孩子自己穿衣服的時候, 我們說:“你穿得太慢, 媽媽給你穿。 ”當孩子要幫媽媽收拾桌子時, 我們說:“別動, 你會把碟子摔破的。 ”就這樣, 我們讓孩子看清了他們是多麼的不行, 而成人是多麼的能幹。 孩子還能自信起來嗎?

合理的目標與恰當的期望。

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和能力確立適當的標準, 而不應該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 否則, 標準過高, 孩子總是達不到, 多次失敗很容易導致自卑。

Advertisiment
例如, 要一個2、3歲的孩子把玩具擺放得整整齊齊或者吃飯不灑一粒飯是不現實的, 如果苛求的話, 孩子便永遠沒有成功的體驗。

另外,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要恰當。 完全沒有期望不行, 正確的期望能激發孩子的自信。 但過高的期望則會產生太大的壓力。 過高期望的父母自己的心態也很難保持平穩, 對孩子的表現總是不滿意, 經常拿別的孩子的長處比自己孩子的短處:“你看看人家亮亮, 總是受老師表揚,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小莉的畫畫得那麼好, 哪象你畫的這麼亂七八糟!”這樣的比較只能使孩子越比越自卑, 並且容易對被比的孩子心懷怨恨和嫉妒。 所以, 父母切忌不要做這樣的比較, 而要多從正面發掘孩子的優點,

Advertisiment
引導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較, 看到自己的進步。

積極的暗示與鼓勵。

孩子的自信來自于成長感、價值感和勝任感。 因此,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 要圍繞這幾個方面給予暗示和鼓勵。 經常告訴孩子, 他在長大、在進步;他是有用的、被需要的、被喜愛的;他是有能力的, 會做越來越多的事情……

我們看看如何利用成長感進行暗示。 例如, 讓4歲的孩子自己穿衣服, 不要說:“你如果自己穿衣服, 我下午就給你買霜淇淋。 ”而可以用成長來鼓勵他:“我想你已經長大了, 能夠自己穿衣服了。 ”在這樣的暗示下, 他努力穿好了, 就會感到自己確實長大了, 並在以後每天的努力中鞏固這種感覺, 從而獲得自信。

平時, 經常給孩子量量身高, 稱稱體重,

Advertisiment
告訴孩子在長大, 也能強化孩子的成長感。 在表揚幼兒的時候, 注意比較他的過去和現在, 如“你的這幅畫色彩很漂亮, 比上個星期畫的好多了。 ”讓他看到自己的進步。 比較的時間要具體、明確, 不要籠統地用“以前”、“過去”, 最好說“去年”、“上個月”、“上星期”、“昨天”等。 父母要把積極的暗示和鼓勵變成一種教育的習慣, 善於發現孩子微小的進步。

當然, 濫用鼓勵和表揚也不行, 會使孩子感到你不真誠, 對他期望過低。 給予的表揚要與孩子付出的努力相一致, 根據孩子的具體行為, 在表揚的程度上要予以區分, 不能任何時候都對孩子說:“好極了!”或“太棒了!”同時, 多用具體、準確的描述, 少用籠統含糊的語言, 如“我看到你已經學會了系鞋帶,

Advertisiment
真不錯。 ”這比籠統地說“真不錯”要好。
now_page_split

如果孩子已經有自卑的表現, 父母可以設計一些活動來幫助孩子克服自卑, 建立自信。 下面是幾種可以參考的形式:

1、優點轟炸

遊戲的目的在於説明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 並在大家相互交流、肯定和鼓勵中建立自信。 具體做法是:家庭成員一起, 輪流說出自己的優點, 內容可以包括各個方面。 例如, 爺爺說:“我養的花真美。 ”奶奶說:“我剪的窗花好漂亮。 ”爸爸說:“我喜歡自己設計的房間。 ”媽媽說:“我喜歡自己做的菜。 ”孩子說:“我能自己穿衣服。 ”……家人注意多給幼兒說的機會。 如果剛開始幼兒自己說不出, 可以由家人幫他說。 但最終要由幼兒自己說出來。

2、小老師

家人圍坐在一起, 請孩子擔任“小老師”, 給大家出一些謎語、腦筋急轉彎之類的題目, 請予解答。如果沒人能答出,最後請“小老師”告訴大家正確答案。注意在遊戲的時候,家人最好是有些題目能回答,有些不能回答。“小老師”告訴正確答案後,要對他進行肯定和鼓勵,稱讚他“真聰明”。在類似這樣的活動中,幼兒能表現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會因為出了一些爸爸媽媽都不能回答的問題而自豪,同時也因獲得了成人的鼓勵而增強自信。

3、小小畫展

對於有一定繪畫能力的幼兒,可以挑選他畫得較好的畫,在家裡舉辦一次“小小畫展”,邀請親朋好友和附近的小朋友來參觀,通過他人的鼓勵與肯定,增強幼兒的自信。除了“小小畫展”之外,還可以在家裡舉辦很多類似的活動,邀請孩子的同伴參加,如“故事大王”、“謎語專家”、“唱歌比賽”等,給孩子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從而獲得自信。

4、混合遊戲

混合遊戲是指年齡較大的自卑幼兒與年齡較小的一般幼兒一起遊戲的方法,這是消除幼兒自卑心理的一種訓練。自卑幼兒由於能力不佳、信心不足,不願與人交往。如果讓他們與年幼孩子遊戲,並讓他們在遊戲中照顧年幼孩子,他們會因為自己比年幼孩子成熟、能幹而獲得自信,並且孩子們在遊戲中學會了相互關心、相互照顧。類似的活動有混合歌唱、混合繪畫等。例如混合歌唱,如果孩子自卑,不敢在人前唱歌,可以讓他和幾個年齡小的幼兒一起唱,或者讓他教年齡小的幼兒唱,有助於建立信心。

請予解答。如果沒人能答出,最後請“小老師”告訴大家正確答案。注意在遊戲的時候,家人最好是有些題目能回答,有些不能回答。“小老師”告訴正確答案後,要對他進行肯定和鼓勵,稱讚他“真聰明”。在類似這樣的活動中,幼兒能表現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會因為出了一些爸爸媽媽都不能回答的問題而自豪,同時也因獲得了成人的鼓勵而增強自信。

3、小小畫展

對於有一定繪畫能力的幼兒,可以挑選他畫得較好的畫,在家裡舉辦一次“小小畫展”,邀請親朋好友和附近的小朋友來參觀,通過他人的鼓勵與肯定,增強幼兒的自信。除了“小小畫展”之外,還可以在家裡舉辦很多類似的活動,邀請孩子的同伴參加,如“故事大王”、“謎語專家”、“唱歌比賽”等,給孩子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從而獲得自信。

4、混合遊戲

混合遊戲是指年齡較大的自卑幼兒與年齡較小的一般幼兒一起遊戲的方法,這是消除幼兒自卑心理的一種訓練。自卑幼兒由於能力不佳、信心不足,不願與人交往。如果讓他們與年幼孩子遊戲,並讓他們在遊戲中照顧年幼孩子,他們會因為自己比年幼孩子成熟、能幹而獲得自信,並且孩子們在遊戲中學會了相互關心、相互照顧。類似的活動有混合歌唱、混合繪畫等。例如混合歌唱,如果孩子自卑,不敢在人前唱歌,可以讓他和幾個年齡小的幼兒一起唱,或者讓他教年齡小的幼兒唱,有助於建立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