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均衡的人才觀是指幼兒教師對幼兒適度的期望。
教師期望是一種特殊的人際期望。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森(R.Rosenthal&L-Jacobson,1986)通過教育實驗研究發現,
教師期望對兒童發展具有直接、重大的影響,
證明在教育過程中也存在“皮格馬利翁效應”,
即教師期望效應。
1968年,
羅森塔爾和雅各森等人對18個班的一至六年級小學生進行了一項“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
在運用智力測驗對他們進行能力鑒定後,
研究者給這些學生的教師們提供了一份名單,
告訴他們,
鑒定測驗結果顯示名單上的學生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Advertisiment
在學業上會有“迅猛發展”,
是“行將盛開的花朵”,
而實際上,
這份名單中的學生都是隨機選擇的。
8個月後,
研究者對18個實驗班的小學生進行了複測。
結果發現,
與沒有被列入名單的其他學生相比,
那些被教師認為學業會有“迅猛發展”的學生其智力水準有了顯著提高,
尤其是一、二年級學生的提高更為明顯,
約有一半的學生智力提高了20分以上。
被列入名單的學生完全是隨機的,
因此,
這些“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的學生與其他學生在智力發展上出現的差異,
只能用教師的不同期望來解釋。
已有的研究表明,
教師對幼兒期望不同,
對幼兒的態度、接觸方式等也會不同。
當教師對幼兒抱有較高的期望時,
教師會給幼兒更多的學習、表現和鍛煉的機會,
Advertisiment
經常地提問他們,
對他們有更高的學習和行為要求,
幼兒也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此時幼兒教師與幼兒顯得融洽,
不僅在語言上對幼兒進行鼓勵,
而且通過手勢、眼神、表情等給幼兒更多的積極的鼓勵。
但是,
當幼兒教師對幼兒形成了消極的期望(失衡的人才觀)時,
在與教學有關和無關的方面,
幼兒教師都會傾向于對幼兒消極對待,
對幼兒學習沒有要求,
不耐心解答幼兒的問題,
給予的批評多於表揚,
幼兒教師對期望低的幼兒的回饋遠不如對期望高的幼兒那麼精確和詳細,
教師也很少運用身體語言來鼓勵幼兒。
低期望值的教師會經常貶低幼兒,
認為幼兒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這些話會經常掛在嘴邊:“你就是這麼笨了,
Advertisiment
怎麼教都不會,
人家某某什麼都會,
就你不會”“你和別人一樣大,
為什麼別人會你就不會,
好好跟人家學一學”。
就算教師不是存心傷害幼兒的自尊心,
然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幼兒從教師的話中聽出的不是教師的內心想法,
而覺得那是批評和指責,
那是教師不喜歡自己的表現。
在這種消極的情緒中,
幼兒只能沉默、只會傷心,
從此對什麼都失去信心與興趣,
沒有發展。
教師應該確立合適的期望值,
不過高或過低期望幼兒,
用正常合理的心態對待幼兒。
最後,
特別應該指出的是,
對幼兒有過高的期望也屬於失衡的人才觀。
確立過高期望值的教師不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與年齡特點,
不顧幼兒的需要,
Advertisiment
揠苗助長,
壓抑其個性發展,
會損害幼兒心理健康。
有一位女孩子長相漂亮,
是幼稚園裡的“小畫家”,
可是這幾天總愁眉苦臉,
媽媽問她為什麼,
她一下子哭了起來。
原來是平時一向都稱讚她的老師在最近經常說她的畫不能拿出去比賽,
可其他老師都說她畫得不錯,
以至於這位小女孩從原來對繪畫感興趣到現在興趣全無了,
而且還經常跟媽媽說:“我的畫畫得不美,
老師都不喜歡我了。
”老師的話給幼兒造成了無形的壓力。
究其原因,
無疑是教師對幼兒的期望值過高了,
從而降低了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幼兒教師應以平常心對待有特別優勢(特長)的幼兒,
善於捕捉幼兒的閃光點,
對幼兒的不足應該以他(她)能接受的語氣向幼兒表述清楚,
Advertisiment
要求其改正切勿操之過急,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能過分地批評幼兒,
斥責幼兒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