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引導幼兒運用樂器編故事

幼兒喜歡樂器, 尤其喜歡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小樂器。 因為在幼稚園, 老師常常讓幼兒使用小樂器, 組成一個大樂隊進行演奏, 所以幼兒對小樂器很有好感。 那麼, 家長如何運用小樂器來對幼兒進行教育呢?現在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幼兒, 不能組成樂隊。 於是, 引導幼兒運用樂器編故事, 就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它不但能使幼兒喜歡小樂器, 而且還有利於他們開發智力和能力。


首先, 家長要為幼兒創造條件。 給幼兒一些小樂器, 平時讓他自由地擺弄敲打, 在擺弄敲打的過程中, 讓他知道各種樂器的名稱。

Advertisiment


其次, 要引導幼兒在擺弄小樂器的過程中, 去探索尋找各種樂器的不同音色。 讓幼兒自己選擇一件小樂器去敲擊, 並告訴他這種樂器發出的是什麼聲音, 讓他去模仿。 如敲小鼓, 幼兒會模仿發出“咚咚咚”的聲音;敲小鈴, 幼兒會模仿發出“叮叮叮”清脆的鈴聲。 在此基礎上, 要求幼兒在同一件樂器上敲擊出幾種不同的音色。 如鈴鼓能拍、能搖、能敲拍鼓邊鈴等3種不同音色。 這樣, 幼兒會盡力地思考讓樂器發出不同的音色。


最後, 可引導幼兒有目的地編故事。 家長最好和孩子一起參加, 選一些動物, 佈置一個動物園。 家長和幼兒各選一個動物, 先編好故事, 然後再選擇不同音色的樂器來表現。 如有的幼兒用鈴鼓搖著發出“沙啦啦”的音色代表美麗的蝴蝶;用鋼片琴敲出了的音色表示花開了;用木魚敲擊×0 ×0|×× ×|代表小白兔一蹦一跳地來了,

Advertisiment
以此編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也有的幼兒用碰鈴敲擊的聲音表示一隻小老鼠跑出來了;有的幼兒用三角鐵敲出××|××表示小花貓夜裡出來尋找哪兒有老鼠。 這樣, 一個形象生動的故事就表現出來了。 家長不妨讓幼兒先編, 然後協助幼兒共同完成一個故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