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從容應對寶寶反抗情緒

曾幾何時, 那個父母懷抱裡嗷嗷待哺的小寶寶會自己用小勺吃飯了, 並且搖搖晃晃地邁出了第一步, 寶寶長大了, 父母是多麼的欣喜。 隨著寶寶運動能力的提高, 活動範圍的擴大, 他的好奇心也越發強烈, 寶寶開始起草自己的"獨立宣言", 這一階段, 他一反常態地執拗、任性、甚至強硬。 在他的成長詞典中, "不"成為運用頻率最高的字眼, 這個時期我們通常稱之為"第一反抗期"。 面對變得"難搞"的寶寶, 父母難免不知所措, 心裡還有些許失落和擔憂。 其實, 這是每一個寶寶在心理發展歷程中的必經之旅。 本版特邀專家支招,
Advertisiment
並請有經驗的父母談心得, 幫助您從容地應對寶寶的第一反抗期。

在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中, 有個比較明顯的階段, 表現為性情急躁, 不聽話, 不願讓別人干涉他們的事。 以這種逆反為特點的表現, 心理學家稱之為反抗期。

在寶寶出生後的頭三年裡, 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 不管是在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有著顯著的變化。 因此如何讓寶寶順利度過人生的第一反抗期, 成為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 但是需要知道的是, 反抗現象是兒童成長進步的標誌, 是兒童發展自主性、獨立性、自信心、意志力、想像力等行為品質的關鍵時期, 這一時期只要兒童的行為不具傷害性, 成年人就不要過分干涉和束縛寶寶的行為。

Advertisiment
如果成年人仍然用對待新生兒一樣的養育方式對待反抗期的寶寶, 強迫寶寶按成人的意志去做, 或採取打罵、恐嚇手段對待寶寶, 那這些寶寶就會喪失自信, 並產生自我否定的觀念, 國內外的醫學心理學研究表明, 對寶寶反抗現象過分抑制, 會影響寶寶的身心發育。

反抗期的寶寶什麼樣

從寶寶有了自我意識以後, 開始學習模仿成人, 能夠獨立行走, 獨立進食時就會出現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 隨著年齡的增長, 寶寶的反抗行為日益明顯。 常常表現為與成人持對立態度:你說這種東西不能碰, 他卻偏要去碰碰、摸摸;你說吃蔬菜有營養要多吃, 他卻偏不吃。 經常是你說你的, 他做他的, 甚至還與大人頂嘴。 進入這個"非常時期",

Advertisiment
你能聽到寶寶說的最多的一個字眼就是"不……"

處理和調整寶寶反抗情緒的方法

當寶寶處於第一反抗期時, 尤其需要家長的耐心疏導, 要引導和教育寶寶認識他們尚不熟悉的世界, 要學會表揚寶寶和善意批評寶寶, 使寶寶的身心得以正常發育。

當我們的寶寶發脾氣時, 作為家長應該首先瞭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讓寶寶能夠發洩出來, 比如說大聲叫喊。 然後我們及時地瞭解原因, 找到解決的方法。 等寶寶冷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再跟寶寶講道理, 並且告訴他無緣無故發脾氣的做法是不對的, 以後當寶寶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應該及時地告訴媽媽或者爸爸, 讓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

運用轉移法, 家長可以做些奇怪的舉止,

Advertisiment
例如突然把電燈關掉又打開, 以此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寶寶的脾氣便發不起來了。 因為寶寶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容易注意力轉移。 當我們還不是很清楚寶寶發脾氣的原因時可以採取這個方法。

帶寶寶外出, 如果他突然發脾氣吵鬧, 你就靜靜的把他帶到車子裡或洗手間去, 等吵鬧平息後, 再帶回原處。

寶寶做出了你不喜歡的舉動時, 先要看他做的程度如何, 如果只是無理取鬧, 或者不會傷害到身體, 就不要理他, 等他自然平息。 孩子太吵的時候, 你壓低聲音和他說悄悄話, 他就會停下來聽。

當寶寶作出令人討厭的表現時做家長的乾脆不理他, 也不做出任何反應, 既不看他也不理他, 裝作正在幹自已的事情,

Advertisiment
一副什麼都沒看見的樣子, 這樣寶寶自己就會平息下來。 因為處於反抗期的寶寶有的時候作出些奇怪的舉動只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 因此當您的寶寶作出這樣的舉動時, 家長就要考慮一下是否忽略了他。

當寶寶在你拒絕了他的要求後糾纏不休時, 你不要沒完沒了地說服他, 你可堅持用一句簡單的話重複回答他, 直到他聽話為止。

在寶寶改正他的行為後, 你應立即注意他, 並及時表揚。 鬧得太不像話時, 可讓寶寶自己單獨呆幾分鐘, 當他安靜下來時家長再進行安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