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怎樣恰當對待不安分的寶貝

生活情景1
2歲的子仁站在我們面前, 眼睛一眨也不眨, 拇指含在嘴裡, 是個健康的寶貝, 可是轉眼他就開始往門外跑了……
在子仁父母看來, 子仁記憶力特別的好, 很愛說話, 一天到晚嘟嘟囔囔說個不停。 但是他們覺得寶貝的動作太快了, 經常讓他們感覺很累, 我們小時候都不像子仁這麼調皮, 為什麼他這樣啊?

生活情景2
當三對父母都圍坐餐桌前, 他們的3個寶貝也都被放進了餐館的兒童專用椅上。 很快, 子仁就滑下了座椅, 在餐桌的下面爬來爬去, 一直不停, 直到打攪了鄰座的顧客。 父母起初說, “下面髒趕緊出來”“你看小姐姐坐得多好”……這對子仁來說顯然沒有作用,

Advertisiment
他似乎沒有聽見, 直到他打攪了其他顧客, 父母開始阻止他, “別這樣”, 並不斷地把他抱過來, 但這並不能讓爬個不停的子仁停下來……
顯然, 這個寶貝一點兒也不懂得這樣爬來爬去是讓人不可接受的。 於是父母越來越生氣, 終於強行地把他抱了出去, 子仁大哭起來……此時, 父母感覺很沒有面子, 處在既尷尬又氣憤的情緒中。


父母應該瞭解寶貝的適齡行為
我們每一個成年人都走過自己的童年, 但是我們有時仍然感覺自己的寶貝, 不像自己小時候那麼容易教養。 事實上, 學習與瞭解寶貝在出生後的最初幾年裡的發展狀況, 會幫助我們成為有好的教養能力的父母。

Advertisiment

埃裡克森是20世紀著名的一位心理學家, 他提出了兒童發展領域最重要的一種觀點。 從出生後的最初2-3年來看, 如果成年人不告訴寶貝, 他們壓根兒就不明白什麼行為是可接受的, 什麼行為是不可接受的。 按照埃裡克森的觀點, 1歲以後的寶貝, 開始形成一種自主性的感覺, 開始嘗試按照自己的意圖來行動。 作為父母的我們, 需要瞭解寶貝到處去跑、爬上爬下、把卷紙亂扯……既是他在這個階段發展的一種需求, 更是健康成長的一種途徑。


對於子仁來說, 首先父母應在他一開始爬時就認真而正面地告訴他, “子仁, 不可以!”
並且, 在和客人說話的時候, 一直保持和寶貝的言語以及身體的溝通, 讓他知道父母的關注, 以及他自己也處於這個談話的過程之中。

Advertisiment
我們知道, 這個年齡的寶貝需要到處去走去轉, 所以把他們放在一個地方讓他們安靜地待著, 不是這個年齡的寶貝可以做到的行為。 如果父母一味要求, 會對寶貝形成良好的行為帶來阻礙。
另外, 父母的發火, 是由於感覺到沒有面子而憤怒, 如果寶貝是在家裡爬來爬去, 父母未必會去管理。 因此, 作為父母, 我們需要清楚地感受, 是寶貝行為的問題, 還是由於寶貝的行為引發的情緒, 使我們不能好好地控制自己, 而使得我們失去了正確教育寶貝的機會。


父母們, 來感受一下生活中或許會遇到的一個相似事件吧!
有一天你走進廚房, 看到2歲大的寶貝在把水潑得滿地都是。 你可能會立即感覺很生氣,

Advertisiment
“天那, 不能這樣!這怎麼可以?!為什麼會這麼麻煩?”
其實, 如果我們可以換一個選擇, 不必首先去想大人的麻煩, 而是把狀況馬上切換到寶貝的想法上去:“這多好玩。 瞧, 用水和盤子還可以玩出別的花樣, 這是他們平時不讓我進來的地方啊。 ”你會感覺, 寶貝做的這些事情對他們的成長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他們是在探索和學習。
你還會認識到, 由於2歲大的寶貝如此全神貫注地做自己的事情, 如果你生氣或者馬上終止他, 他就大發脾氣, 大哭起來。 這些自主性的行動以及相伴隨的自主性的感覺, 是兒童一生成長的重要基礎, 過分的保護或阻止, 會導致寶貝在今後應付世界的過程中, 出現懷疑與羞怯。
Advertisiment
寶貝此時真正需要的是父母在靈活性與堅定性之間做出平衡。

父母對寶貝的有效教養, 最初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們對寶貝設定限制的能力。
如果從寶貝開始可以自己行走起, 父母就建立起正向的支持性的明確限制, 並在任何的情況下保持一致。 寶貝渴望冒險的勇氣引導著他進行探索, 而他的少不更事又會讓他誤入歧途, 父母或教養者為他設定的界限給他帶來了安全與保護。
對寶貝所作的限制實際上並不是要捆住寶貝的手腳, 而是要對這個好奇的探索者以及他的環境加以保護, 讓他在給定的界限內放開手腳、更好地發揮自己。 例如, 處於學步期的寶貝在穿過街道或停車場的時候不想拉住大人的手。 父母應該態度堅決地做出限制:只有拉著手才能穿過街道和停車場,沒有別的選擇。讓寶貝學習樂意接受規則,並且喜歡去瞭解如何運用規則。


父母需要確定,寶貝的什麼行為是不能允許的,並要做到始終堅持這樣的限制。
對於不同的家庭和寶貝不同的成長階段,所採用的做法可以各不相同。設定限制把寶貝經受的挫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準,而這正是每個寶貝在離開家門到社會上經受挫折的打擊之前在家裡必須預先經歷的。如果父母確實不想要初學走路的寶貝把垃圾扔得到處都是,那麼就應該把垃圾桶蓋起來,或者關上門。我們要是不想讓寶貝把架子上的食物隨手拿光,就得把食品放到寶貝拿不到的地方。我們需要去教他不要拉扯小狗的毛,教他輕柔地撫摸小狗。剪刀和尖利的刀具是不能讓他碰的,我們要學會把它們放在寶貝拿不到的地方。
當難以避免的事情發生的時候,父母要想盡一切方法堅定地轉移他的注意力,用其他東西來吸引他。對寶貝有所限制會給整個家庭帶來好處。2歲左右的寶貝需要學習如何與全家一起分享家裡的東西,而且父母們也需要實事求是地對待寶貝們有限的容忍度。正如一位母親所說的:“我知道寶貝們的忍受程度,也知道我自己的。”


父母限制寶貝的目的,是讓他們學會適當的行為而不是為了懲罰。
並且,父母的限制是符合寶貝的年齡發展狀況的,既不會要求太多也不會多於放縱。如果父母對寶貝的行為限制是適宜而又有效的,那麼寶貝的內在自主性會獲得較好的成長。
例如,我們已經準備出門了,寶貝正在玩玩具玩得起勁,母親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寶貝硬抱了出來,這個2歲大的寶貝吵鬧著、掙扎著……
當我們試圖把哭鬧、掙扎著的寶貝抱出門的時候,我們是否會意識到自己的教養標準出現了偏差,並沒有用最佳的辦法來解決問題。我們所做的行為並沒有顧及寶貝的需要。寶貝需要事先提醒、需要有一個逐漸的過渡。在寶貝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突然要他停下來並不符合他的天性。寶貝不是要公然地違抗媽媽,而只是忠實于自己的意願。他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告別他原先的活動。如果我們同他一起坐下來,然後一起說“再見,玩具;再見,卡車;再見,小汽車……”使他能夠從玩耍中輕鬆地擺脫出來。這不是一個什麼“技巧”或者“方法”;這種教養行為自然而然地產生於父母和寶貝之間的互相尊重,以及父母對寶貝的瞭解。

寶貝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們的感受、想法、行為與成年人是不同的。
一個2歲的寶貝跑到外面的路上去,只是要去把他的球撿回來,想法突然間產生之後,緊接著就是行動,中間不會有任何的思考。如果一個寶貝非常喜歡小夥伴的某個玩具,他就會去把它“拿”來。成年人在有了欲望之後可能會停下來,掂量一下所要採取的行動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是否符合規範與道德,而寶貝往往不會這麼做。例如,在桌子下爬來鑽去的子仁或許是覺得好玩而這麼做,因為坐在兒童椅上實在不是他的所願,並且他也不可能安靜地坐在那裡聽大人們說話。所以,我們需要學習“先想寶貝所想”。

如果父母在做出決定時首先從寶貝的立場考慮,那麼對他們的教養就會具有很好的效果。
認識到這一點對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最初我們總是感到擔心,害怕會讓寶貝們控制了我們,因為我們覺得寶貝小不懂事,我們只需要教育他們聽從大人的話按照大人的意思去做就行,也許我們自己就是帶著這樣的觀念長大的,我們的父母總會說“我是你媽,才會管你……”於是,我們今天也用相同的方式去教養自己的寶貝。然而,我們發現顧及寶貝們的觀點實際上有助於對他們加以監督和管理。
瞭解寶貝成了我們懂得如何去教養他們的關鍵,他們知道是我們在起著主導作用,因為我們會幫助他們成為聽話的寶貝。爸爸媽媽最瞭解他們,在他們心裡和我們心裡對這一點都確信無疑。


如果父母在寶貝心中建立起絕對的責任,寶貝相信家長無條件地愛著自己。
那麼,這種親子關係是良性的,是相互支持、相互接納的穩定關係。但現實生活中,有些家庭的親子關係是不穩定的,寶貝並不能真正信任家長。
例如,當子仁聽到“小姐姐坐得好”時,那也就表示“我不如別的寶貝好”……父母常常會不自覺地說“你看XX會講故事”,“XX會自己吃飯”,“XX的畫畫得真好”……這種方式會讓寶貝產生羞愧,感覺父母並不全然地對待自己,父母愛的前提是“我要比別人好”。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小的時候對父母的要求做出妥協或遵從,到寶貝11-12歲時,也會產生大的親子關係衝突,因為在寶貝的心裡,對父母的信任是有條件的。

當寶貝出現了行為問題時,父母們來考問自己幾個問題吧:
1.我是否檢視自己對寶貝的期望適當嗎?
2.我是個常常指責寶貝,卻很少反省自己的人嗎?
3.我能面對與接納自己寶貝的弱點或不足嗎?
4.我能感受到寶貝的情緒反應,並給予適當的安撫嗎?
5.我是個情緒起伏,容易失控的父母嗎?

6.我能質疑自己,反思困擾是寶貝行為造成?或是我的需求與面子得不到滿足?

父母應該態度堅決地做出限制:只有拉著手才能穿過街道和停車場,沒有別的選擇。讓寶貝學習樂意接受規則,並且喜歡去瞭解如何運用規則。


父母需要確定,寶貝的什麼行為是不能允許的,並要做到始終堅持這樣的限制。
對於不同的家庭和寶貝不同的成長階段,所採用的做法可以各不相同。設定限制把寶貝經受的挫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準,而這正是每個寶貝在離開家門到社會上經受挫折的打擊之前在家裡必須預先經歷的。如果父母確實不想要初學走路的寶貝把垃圾扔得到處都是,那麼就應該把垃圾桶蓋起來,或者關上門。我們要是不想讓寶貝把架子上的食物隨手拿光,就得把食品放到寶貝拿不到的地方。我們需要去教他不要拉扯小狗的毛,教他輕柔地撫摸小狗。剪刀和尖利的刀具是不能讓他碰的,我們要學會把它們放在寶貝拿不到的地方。
當難以避免的事情發生的時候,父母要想盡一切方法堅定地轉移他的注意力,用其他東西來吸引他。對寶貝有所限制會給整個家庭帶來好處。2歲左右的寶貝需要學習如何與全家一起分享家裡的東西,而且父母們也需要實事求是地對待寶貝們有限的容忍度。正如一位母親所說的:“我知道寶貝們的忍受程度,也知道我自己的。”


父母限制寶貝的目的,是讓他們學會適當的行為而不是為了懲罰。
並且,父母的限制是符合寶貝的年齡發展狀況的,既不會要求太多也不會多於放縱。如果父母對寶貝的行為限制是適宜而又有效的,那麼寶貝的內在自主性會獲得較好的成長。
例如,我們已經準備出門了,寶貝正在玩玩具玩得起勁,母親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寶貝硬抱了出來,這個2歲大的寶貝吵鬧著、掙扎著……
當我們試圖把哭鬧、掙扎著的寶貝抱出門的時候,我們是否會意識到自己的教養標準出現了偏差,並沒有用最佳的辦法來解決問題。我們所做的行為並沒有顧及寶貝的需要。寶貝需要事先提醒、需要有一個逐漸的過渡。在寶貝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突然要他停下來並不符合他的天性。寶貝不是要公然地違抗媽媽,而只是忠實于自己的意願。他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告別他原先的活動。如果我們同他一起坐下來,然後一起說“再見,玩具;再見,卡車;再見,小汽車……”使他能夠從玩耍中輕鬆地擺脫出來。這不是一個什麼“技巧”或者“方法”;這種教養行為自然而然地產生於父母和寶貝之間的互相尊重,以及父母對寶貝的瞭解。

寶貝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們的感受、想法、行為與成年人是不同的。
一個2歲的寶貝跑到外面的路上去,只是要去把他的球撿回來,想法突然間產生之後,緊接著就是行動,中間不會有任何的思考。如果一個寶貝非常喜歡小夥伴的某個玩具,他就會去把它“拿”來。成年人在有了欲望之後可能會停下來,掂量一下所要採取的行動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是否符合規範與道德,而寶貝往往不會這麼做。例如,在桌子下爬來鑽去的子仁或許是覺得好玩而這麼做,因為坐在兒童椅上實在不是他的所願,並且他也不可能安靜地坐在那裡聽大人們說話。所以,我們需要學習“先想寶貝所想”。

如果父母在做出決定時首先從寶貝的立場考慮,那麼對他們的教養就會具有很好的效果。
認識到這一點對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最初我們總是感到擔心,害怕會讓寶貝們控制了我們,因為我們覺得寶貝小不懂事,我們只需要教育他們聽從大人的話按照大人的意思去做就行,也許我們自己就是帶著這樣的觀念長大的,我們的父母總會說“我是你媽,才會管你……”於是,我們今天也用相同的方式去教養自己的寶貝。然而,我們發現顧及寶貝們的觀點實際上有助於對他們加以監督和管理。
瞭解寶貝成了我們懂得如何去教養他們的關鍵,他們知道是我們在起著主導作用,因為我們會幫助他們成為聽話的寶貝。爸爸媽媽最瞭解他們,在他們心裡和我們心裡對這一點都確信無疑。


如果父母在寶貝心中建立起絕對的責任,寶貝相信家長無條件地愛著自己。
那麼,這種親子關係是良性的,是相互支持、相互接納的穩定關係。但現實生活中,有些家庭的親子關係是不穩定的,寶貝並不能真正信任家長。
例如,當子仁聽到“小姐姐坐得好”時,那也就表示“我不如別的寶貝好”……父母常常會不自覺地說“你看XX會講故事”,“XX會自己吃飯”,“XX的畫畫得真好”……這種方式會讓寶貝產生羞愧,感覺父母並不全然地對待自己,父母愛的前提是“我要比別人好”。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小的時候對父母的要求做出妥協或遵從,到寶貝11-12歲時,也會產生大的親子關係衝突,因為在寶貝的心裡,對父母的信任是有條件的。

當寶貝出現了行為問題時,父母們來考問自己幾個問題吧:
1.我是否檢視自己對寶貝的期望適當嗎?
2.我是個常常指責寶貝,卻很少反省自己的人嗎?
3.我能面對與接納自己寶貝的弱點或不足嗎?
4.我能感受到寶貝的情緒反應,並給予適當的安撫嗎?
5.我是個情緒起伏,容易失控的父母嗎?

6.我能質疑自己,反思困擾是寶貝行為造成?或是我的需求與面子得不到滿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