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孕期保健>正文

懷孕:牙病不是病?

傳說張柏芝患牙病十分緊張, 害怕波及胎寶寶, 牙病真的能波及胎寶寶健康嗎?

孕期患上牙病, 不但影響準媽媽的進食、睡眠, 使其焦慮, 還有可能導致關節炎、腎病、眼病等其他全身疾病。 如果準媽媽牙齦疾病比較嚴重, 不僅容易患心臟病和中風, 還能增加難產的幾率。 從張柏芝的牙病說起張柏芝在孕期患上牙病, 她為此擔憂胎寶寶不是沒有道理的。 牙病在給準媽媽帶來痛苦的同時, 還會影響胎寶寶的健康發育。 準媽媽受牙病影響進食少, 如果營養攝入不足就會影響胎寶寶的生長發育。

如果準媽媽患有牙周炎等牙病,

Advertisiment
病菌就會從牙齦進入體內, 使準媽媽的免疫系統做出反應, 誘發子宮收縮, 宮頸擴張, 引發早產。 口腔病所產生的細菌毒素有可能進入血液循環系統, 通過胎盤影響胎寶寶, 使胎兒在宮內受到感染, 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甚至導致畸形。 一旦準媽媽牙齦疾病感染胎寶寶, 則可能使寶寶在出生后患先天性心臟病, 還可能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

準媽媽為何更易患牙病?

吃甜食幾率增多:

準媽媽懷孕后一般不會再控制飲食, 無所顧忌地吃甜食會導致得牙病幾率增多。 吃甜食會使準媽媽的唾液ph值改變, 口腔內的酸堿平衡會被打破, 而口腔衛生卻未加強, 因為刷牙就會嘔吐, 所以很難堅持每次餐后都刷牙。

Advertisiment
因此, 本來孕前沒有齲病或炎癥的準媽媽, 這時候也會患齲病等牙齦炎癥。

一天內進食次數增多:

準媽媽在懷孕后內分泌的改變, 胎兒生長發育對營養物質的需求增加, 準媽媽經常容易出現饑餓感, 常常是食物不離口, 而又不能保證吃后立刻刷牙, 這樣為細菌在牙面上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營養和繁殖場所。 而細菌代謝產酸使得牙齒表面被腐蝕而脫釉, 易形成齲齒, 增加了牙病的幾率。

體內性激素的改變:

準媽媽在懷孕后體內性激素會發生改變, 這樣會導致醫學上所稱的妊娠期牙齦炎, 甚至導致牙齦的瘤樣增生, 形成牙齦瘤。 準媽媽體內性激素的改變, 特別是孕酮的增加, 促使牙齦中微小血管叢擴張、扭曲及循環滯留,

Advertisiment
這樣會使牙齦常常出現紅腫, 對機械刺激較為敏感, 局部表現為牙齦出血。 如果準媽媽的口腔內本來就有大量牙菌斑和牙石堆積, 就會使牙齦炎的癥狀加重。 妊娠期牙齦炎往往在第二月至三個月時開始加重, 到懷孕第八個月時表現得更嚴重, 甚至常常伴有牙痛、牙出血、口臭等表現。

智齒未完全長出:

有的準媽媽智齒沒有完全長出來, 這樣可能會引起周圍的牙齦發炎, 使得牙病的幾率增大。 準媽媽在牙齦發炎時, 當上面的牙齒咬到發炎的牙肉時, 會越咬越腫, 造成牙肉腫脹, 嚴重時, 還會有膿液形成。 牙齦產生劇烈的疼痛, 對于生理、心理出現急劇變化的準媽媽而言, 這種痛苦常常難以忍受。

準媽媽在孕期應該注意,

Advertisiment
因為無論是出于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的變化, 都可能患上牙病。 準媽媽只有在高度重視牙病危害的情況下, 才可能采取種種措施來戰勝無孔不入的牙菌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