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周歲, 很多父母隱隱感覺到:孩子不太好帶了。
的確, 隨著孩子運動能力的提高, 活動範圍的擴大, 他的好奇心和新需要越發強烈, 依個人偏愛而喜惡的事情也日益增多。 隨之而來的就是抗拒行為的逐漸凸現。 其實, 這是每 一個孩子在心理發展歷程中的必經之旅。
Advertisiment
孩子出生十三、四個月後, 身心發展的速度一路飆升。 當孩子具備獨立自如的行走能力後, 就會厭倦繈褓中的享受, 而憧憬著獨闖天下。 當他能夠理解和運用人稱代詞“我”的那一刻, 就會告別“順從”, 起草著自己的“獨立宣言”。 這一階段, 他一反常態執拗、任性、甚至強硬。 在他的成長詞典中, “不”成為運用頻率最高的單字。 這個時期我們通常稱之為“第一反抗期”。
矛盾衝突源自何處
在這個時期, 孩子們想瞭解和想嘗試的事非常多。 他們願意更多的掙脫大人的看管, 獨立去“探索”環境中每一個“小兒不宜”的角落。
Advertisiment
“什麼都動”是很多看護人對這個階段孩子行為特點所下的結論。 接近1歲半的孩子越來越熱衷於“掃蕩”和“清野”, 他要檢驗從成人的活動中所“看”到的經驗, 他要模仿、再現父母身心投入的“遊戲”:拿起小錘敲打易碎的玻璃茶几, 把雞蛋磕破在地上用手塗抹, 踮起腳尖搬倒書桌上爸爸常用的墨水瓶……由於經驗、閱歷的局限, 常以“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而告終。
“越不讓動越要動” 是很多父母總結出的孩子和家長“分庭抗禮”的基本特徵。 他可以把一卷衛生紙拽至窮盡, 滿臉洋溢著興奮;他會打開低矮的櫃門, 為能倒空所有的物品而沾沾自喜;他有辦法爬到矮傢俱上, 翻出父母特意束之高閣的寶貝歡呼雀躍;他能跨越人障,
Advertisiment
此外, 這個時期的孩子能不斷向看護人提出強硬的挑戰。 在與父母的抗衡中, 他積累著“攻守”經驗, 瞭解到父母的處世原則:媽媽要把孩子放在地上讓他自己走, 孩子常會把雙腿盤起腳不沾地, 像條毛蟲吊在空中, 當爸爸媽媽不肯再抱的時候, 他會蹲在地上, 因“腿腿疼”而寸步難移, 假如父母真不讓步並且身先士卒走在前面, 我們的寶寶經過“痛苦的抉擇”也能後來居上……在與成人的對恃裡, 孩子體驗到自身的堅持和退讓, 能對他人產生不同的影響和結果。 勝利使他獲得成就, 同時也留下深刻的經驗記憶;失敗使他失望, 但同樣會鼓動他重組經驗再次突圍。
Advertisiment
用孩子眼光來看待
作為父母搞不懂:為什麼當寶寶要長大時, 現有的和諧、寧靜會常被衝突、惡戰攪得一塌糊塗?
用孩子的眼光看事物, 就能理解一個傾心追求獨立的孩子, 在成長中時時處處所遭遇的沮喪與煩躁:當他打開一個裝滿各色衣物的矮櫃, 想把裡面的東西拿出來, 大人把櫃子鎖了起來;他漫步到廚房,
Advertisiment
深入分析, 我們能理解嘗試獨立的孩子, 那些難以運用語言表達出的失落和不安。 孩子在日益增多的行為規範和自然法則的約束下, 在敗多勝少、四面楚歌的探險歷練中, 逐漸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並且時時被失望、害怕和孤獨圍追堵截著:那天, 他像爸爸那樣一隻腳踏上矮椅,卻被重重地摔在地上,號啕之中全是對疼痛的憤懣與不解;一日,他像推積木一樣把茶杯推下桌子,杯子莫名其妙的粉碎了,讓他第一次品嘗到自卑無奈的苦澀。他好想控制身邊的事物,但卻左右不了它們的發展。為此他慌恐、疑惑、茫然……由於語言能力的局限,孩子無法通過與成人的有效溝通,釋放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的心理重壓。這麼多的孩子表達不清的委屈凝聚成焦慮與不信任,面對父母的一切安慰、要求,他都可能會大聲說“不!”,面對父母的關愛幫助,他會拒絕接受,而要“我自己來”。
給父母的啟示
孩子成長一定要有這個“反抗期”嗎?
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通常兒童的心理發展是漸進式的變化,但在某些特定的轉折時段內,兒童在成長中的心理矛盾會高度激化,對這種激化疏導的方式不同,會導致孩子產生不同強度的情緒體驗,從而引發飛躍式的正、負兩極變化。研究者據此提出了在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定階段內,存在著轉折期、危機期、對抗期等不同稱謂的學術觀點。如埃裡克森認為:人的一生發展要經歷8個“危機”,而在孩子出生後的頭3年裡就要經歷兩個危機的挑戰。還有的學者認為:在兒童心理發展的轉折中,典型的行為突變有兩三歲的反抗執拗,七八歲的心理平衡失調,十二三歲的消極、違抗性等等。特別是由於在以上各階段內,父母通常會由於兒童的對抗、逆反等極端行為,導致親子關係的緊張、惡化,往往不經意間,就嚴重影響著孩子今後整個人生的和諧發展。
但是,更多的科學研究和教育實踐同樣證明:轉折期是兒童心理發展中的必經階段,但“危機”並非必然相隨。只要父母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和策略應對,就有可能變第一反抗期為第一發展加速期,為孩子的心智水準提升和良好性情的培養起到積極的支援、促進。
他像爸爸那樣一隻腳踏上矮椅,卻被重重地摔在地上,號啕之中全是對疼痛的憤懣與不解;一日,他像推積木一樣把茶杯推下桌子,杯子莫名其妙的粉碎了,讓他第一次品嘗到自卑無奈的苦澀。他好想控制身邊的事物,但卻左右不了它們的發展。為此他慌恐、疑惑、茫然……由於語言能力的局限,孩子無法通過與成人的有效溝通,釋放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的心理重壓。這麼多的孩子表達不清的委屈凝聚成焦慮與不信任,面對父母的一切安慰、要求,他都可能會大聲說“不!”,面對父母的關愛幫助,他會拒絕接受,而要“我自己來”。給父母的啟示
孩子成長一定要有這個“反抗期”嗎?
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通常兒童的心理發展是漸進式的變化,但在某些特定的轉折時段內,兒童在成長中的心理矛盾會高度激化,對這種激化疏導的方式不同,會導致孩子產生不同強度的情緒體驗,從而引發飛躍式的正、負兩極變化。研究者據此提出了在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定階段內,存在著轉折期、危機期、對抗期等不同稱謂的學術觀點。如埃裡克森認為:人的一生發展要經歷8個“危機”,而在孩子出生後的頭3年裡就要經歷兩個危機的挑戰。還有的學者認為:在兒童心理發展的轉折中,典型的行為突變有兩三歲的反抗執拗,七八歲的心理平衡失調,十二三歲的消極、違抗性等等。特別是由於在以上各階段內,父母通常會由於兒童的對抗、逆反等極端行為,導致親子關係的緊張、惡化,往往不經意間,就嚴重影響著孩子今後整個人生的和諧發展。
但是,更多的科學研究和教育實踐同樣證明:轉折期是兒童心理發展中的必經階段,但“危機”並非必然相隨。只要父母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和策略應對,就有可能變第一反抗期為第一發展加速期,為孩子的心智水準提升和良好性情的培養起到積極的支援、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