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教養方式決定孩子快樂能力

教養方式:

1.學會瞭解孩子的需要, 並學會尊重孩子的需要。 當孩子發生什麼事時, 與孩子交流的第一句話不是“你幹什麼去了, 你怎麼會這樣”等質問和埋怨的語氣, 而是探索孩子發生這件事時的內在狀態, 如“發生這事時, 你心裡怎麼想的?”“究竟發生了什麼導致問題的出現?”

2.學會滿足孩子的需要。 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極需被尊重, 只要有可能就要慷慨地認可孩子、尊重孩子。 一個自信的孩子面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自然會比自卑的孩子要好。

3.學會鼓勵孩子, 而不只是表揚孩子。 鼓勵與表揚的區別在於前者更能讓孩子心裡充滿愉快和希望。

Advertisiment

比如表揚的話:“你真棒, 你真是好孩子, 媽媽真為你自豪!”聽了這話的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自己給媽媽或是周圍人帶來的成就感, 表揚過多會不知不覺給孩子帶來壓力。 而鼓勵的話:“沒想到我兒子這次表現這麼棒, 只能證明一點, 最近我兒子掌握知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我知道, 都是我兒子自己靠自己的執著精神換來的, 非常不簡單!”這樣的話會讓孩子可以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優質部分, 從而從自己的行為中看到自己的力量, 自信油然而生。

貼士:

定期與心理老師進行溝通。 解決問題的關鍵不是孩子與心理老師溝通, 而是父母。 父母獲得充足的教養孩子的知識和方法是幫助不快樂孩子最快最有效的途徑。

Advertisiment

將關注的重點不是放在孩子身上, 而是放在自己的教養方式與教養思路上, 從自身的改變來影響孩子, 這是重中之重的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