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嬰兒由於發育尚未完全成熟, 所以, 有許多特有的生理變化出現, 特別是在出生後的第一個星期至一個月之內, 寶寶身上會發生多種變化。
1、生理性黃疸
大部分新生兒生後第2~3天出現黃疸,
於第4~6天最重,
一般在生後2周內消退,
在此期間嬰兒一般情況良好,
不伴有其他臨床症狀,
稱生理性黃疸。
2、初生兒乳☆禁☆房腫大
有時會腫大男、女嬰兒均可發生,
多在生後第3~5天出現,
這是母親雌激素對胎兒的影響中斷所致,
不必處理,
多在生後2~3周消退。
3、女嬰陰☆禁☆道見紅
不用擔心女嬰生後第5~7天,
有時可見少量陰☆禁☆道流血,
Advertisiment
4、小便量少,
次數多
由於發育不成熟,
新生寶寶小便的次數很多,
量卻很少。
大約一個月以後,
他們每次小便的量會漸漸增多,
次數會慢慢減少。
5、初生兒的體溫不穩定
調節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不夠完善,
皮下脂肪薄,
容易散熱,
其體溫隨環境的溫度上升或下降,
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情況,
有的寶寶在出生2~5天的時候,
體溫會莫名其妙地升高到38℃。
有人稱這種現象為暫時性發燒。
原因是由於寶寶體內水分不足所致,
因此,
應注意天冷時保暖,
天熱時通風並給足量的水。
6、綠色的大便
寶寶出生2天內,
大便的顏色會呈現暗綠或者黑褐色,
Advertisiment
7、呼吸不穩定,
嗓子發響
通常初生寶寶的呼吸都不那麼穩定,
有時候會有一種呼吸不規則現象,
出生2~3天的寶寶,
每分鐘呼吸的次數約為20~30次。
這是由於嬰兒的喉頭很軟,
呼吸時喉頭的一部分就會變形,
變窄的那部分空氣通過時就發出了種種聲音。
8、四肢蜷曲
寶寶出生後,
常有兩小腿輕度彎曲,
雙足內翻,
兩臂輕度外轉,
四肢呈現屈曲狀態。
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與胎兒出生前在子宮內的位置有關,
胎兒在母親腹內都是頭向胸、雙手緊抱於胸前、腿曲起的姿勢。
Advertisiment
9、下巴抖動
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善,
抑制功能較差,
故常有下巴不自主的抖動。
這不是病態,
家長可不必緊張。
但在冬天家長應做好保暖工作,
如有不正常體溫變化,
則要考慮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