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胃腸道疾病, 新生兒免疫功能差, 尤其是腸道的免疫力就更低, 當腸道感染時, 沒有能力去減弱和中和細菌的毒力。 另外, 子宮內胎兒在無菌的溫室環境中生長, 生後立即落入眾多的細菌, 病毒污染環境中, 抵抗力太弱了, 消化功能和各系統功能的調節機能也比較差, 因此, 新生兒易出現消化功能紊亂, 同時也易患感染性腹瀉。
“便便”辨病
新生兒的便便性狀因吃進的食物不同而有差異。
如吃母乳的大便多呈金黃色糊狀,
每日2-4次。
喂配方奶的寶寶大便多為淺黃色或土灰色,
Advertisiment
有些新生兒腸道黏膜嬌嫩, 偶爾一次餵養不當, 或找不出原因就出現幾次稀便;而如果注意餵養了, 腹瀉很快糾正, 這是一過性消化不良。 不用擔心。
如果新生兒大便次數比原來增多, 每日4~5次以上, 而且大便性質異常, 呈蛋花樣或水樣, 帶有大量奶瓣, 食欲減退, 精神不好, 體重下降, 通過飲食調整, 不易好轉, 這時候媽媽就要注意啦!
新生兒腹瀉為什麼
新生兒腸道嬌嫩,
引起腹瀉的原因也多種多樣。
1. 餵養不當
新生兒胃腸道的發育不夠成熟,
消化酶比較少。
在餵養過程中,
餵養次數太多、每次的量較大,
或過早添加大量澱粉類的食品,
人工餵養時配方奶或牛奶的溫度偏熱或偏冷,
都可造成腸道蠕動增加,
Advertisiment
2. 感染
●腸道內感染主要發生在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新生兒, 由於奶具不潔而導致病從口入。 最嚴重的要算新生兒流行性腹瀉了, 常常在產科嬰兒室或新生兒病室內流行, 病菌經過母親產道傳給新生兒, 然後由醫護人員的手將病菌擴散開去。 可由不同病原引起, 以致病性大腸桿菌和輪狀病毒最常見, 嚴重者常常威脅生命。
●腸道外感染主要是由於病原體毒素的影響或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 致使消化系統功能紊亂, 腸蠕動增加而引起腹瀉。 這種腹瀉一般無黏液、膿血和腥臭, 次數較少。 在新生兒患肺炎和敗血症時, 細菌有時也可從腸道外或血液中透過腸壁, 滲入到腸道內, 引起腸炎。
●細菌和病毒的感染主要是餵養時母親的乳☆禁☆頭或內衣不衛生,
Advertisiment
3. 新生兒的消化功能不成熟
足月兒的消化酶除胰澱粉酶外已足夠消化蛋白質和脂肪,
而早產兒各種消化酶均不足,
膽酸分泌較少,
不能將脂肪乳化。
同時新生兒發育又比較快,
所需熱量和營養物質多,
一旦餵養或護理不當,
過早地餵養奶糕、米粉等食物,
就可引起消化不良,
發生腹瀉。
腹瀉輕重大不同
輕症患兒可僅表現單純的胃腸道的症狀,
Advertisiment
護理腹瀉寶寶
如果護理不當,
可使病情遷延過久,
因此媽媽要知道正確的護理方法。
不能濫用抗生素
新生兒腹瀉多數為病毒所致,
或由於飲食不當引起。
對這些原因引起的腹瀉抗菌藥物不但無效,
反而會破壞腸道中的正常菌群,
引起菌群紊亂而加重腹瀉。
一般水樣大便的腹瀉,
多為病毒或非侵襲性細菌所致,
不必服用抗生素,
可選用雙歧桿菌製劑、乳酸菌素片、思密達等;黏液膿血便多為侵襲性細菌所致,
應針對病原選用抗生素。
Advertisiment
調整飲食
不要見到寶寶腹瀉就馬上禁食。
在腹瀉大量丟失水分的情況下,
禁食會加重脫水和酸中毒。
同時,
如果進食太少會使寶寶處於饑餓狀態,
引起腸蠕動增加和腸黏膜消化液分泌過多,
加重腹瀉。
應該適當調整一下餵養方法。
提倡母乳餵養,
因為母乳容易消化、吸收。
適當縮短每次哺乳的時間,
這是因為母乳的後面部分脂肪含量較高,
餵奶前應喂以適量的白開水。
人工餵養者將配方奶用白開水稀釋一倍,
量由少到多,
逐漸增多。
注意清潔衛生
對人工餵養兒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
寶寶使用的器皿一定要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新生兒腹瀉主要靠預防,
寶寶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然後用軟布吸幹。如果肛門周圍發紅可塗抹鞣酸軟膏,防止尿布疹及繼發感染。同時還應注意勤換尿布,尿布最好用柔軟的透氣好的純棉織品。
服藥有講究
粘膜保護劑如思密達,作用是覆蓋在腸黏膜上,吸附病原體和毒素,所以服藥要空腹,服藥後不要馬上進食,同時注意藥物與水調和的比例,這樣才能起到黏膜保護作用。微生態製劑如雙歧桿菌、乳酸菌等,能調節恢復腸道的菌群,從而控制腹瀉。由於這類藥是活菌製劑,切不能用熱水送服,也不能與抗生素同服,西藥與中藥也最好分開服用。
溫馨提示:
1.及時帶上寶寶到醫院化驗檢查大便,明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腹瀉,從而正確用藥。
2.患腹瀉的寶寶要注意腹部保暖,可用毛巾包裹腹部或熱水袋熱敷腹部,同時讓寶寶多休息。
3.回家後,父母應仔細觀察新生兒,出現手足涼,皮膚發花,呼吸深長,口唇櫻紅色。在換尿布時發現寶寶反應差,口鼻周圍發紫,唇幹,眼窩凹陷,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要大意,需要到醫院輸液治療。
知識連結:止瀉奶粉並非治療腸道感染的止瀉劑
目前,市場上有一種“止瀉奶粉”,很多父母在寶寶因感染病毒或細菌而引起腹瀉時也給飲用這種奶粉,希望能儘快止瀉。但事實上寶寶在喝了這種奶粉之後並未很快止瀉,於是家長們大失所望,認為沒有效果,接下來又改吃別的奶粉。
其實,所謂“止瀉奶粉”並不是用來止瀉的,也不具有止瀉功能,只是針對乳糖不耐受的患兒或因腸炎導致乳糖酵素匱乏引起的腹瀉而研製的一種不含乳糖,以其他糖類來代替的一種配方奶粉。這種配方奶粉不但不含乳糖,蛋白質成分也有了改變,它的作用並不是直接止瀉,只是在腹瀉期間使用的更適合當時腸道吸收狀況的特殊配方奶。
服藥有講究
粘膜保護劑如思密達,作用是覆蓋在腸黏膜上,吸附病原體和毒素,所以服藥要空腹,服藥後不要馬上進食,同時注意藥物與水調和的比例,這樣才能起到黏膜保護作用。微生態製劑如雙歧桿菌、乳酸菌等,能調節恢復腸道的菌群,從而控制腹瀉。由於這類藥是活菌製劑,切不能用熱水送服,也不能與抗生素同服,西藥與中藥也最好分開服用。
溫馨提示:
1.及時帶上寶寶到醫院化驗檢查大便,明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腹瀉,從而正確用藥。
2.患腹瀉的寶寶要注意腹部保暖,可用毛巾包裹腹部或熱水袋熱敷腹部,同時讓寶寶多休息。
3.回家後,父母應仔細觀察新生兒,出現手足涼,皮膚發花,呼吸深長,口唇櫻紅色。在換尿布時發現寶寶反應差,口鼻周圍發紫,唇幹,眼窩凹陷,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要大意,需要到醫院輸液治療。
知識連結:止瀉奶粉並非治療腸道感染的止瀉劑
目前,市場上有一種“止瀉奶粉”,很多父母在寶寶因感染病毒或細菌而引起腹瀉時也給飲用這種奶粉,希望能儘快止瀉。但事實上寶寶在喝了這種奶粉之後並未很快止瀉,於是家長們大失所望,認為沒有效果,接下來又改吃別的奶粉。
其實,所謂“止瀉奶粉”並不是用來止瀉的,也不具有止瀉功能,只是針對乳糖不耐受的患兒或因腸炎導致乳糖酵素匱乏引起的腹瀉而研製的一種不含乳糖,以其他糖類來代替的一種配方奶粉。這種配方奶粉不但不含乳糖,蛋白質成分也有了改變,它的作用並不是直接止瀉,只是在腹瀉期間使用的更適合當時腸道吸收狀況的特殊配方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