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滿月之前, 出現了聽力方面的一個進展。 在此之前, 這種感覺不過是在出現刺耳的聲音時受驚嚇或表現得煩躁的能力。 我在第二十三天做過測試, 發現寶寶對於平常的電話鈴聲幾乎充耳不聞, 除非鈴聲在離她耳朵六英寸的距離內突然尖聲響起。 第二十六天的時候, 還沒有跡象表明她能聽到鋼琴上彈出的從最高到最低的單音, 即使琴聲離她很近。 但是, 就在第二天, 她因為饑餓而哭鬧的時候, 聽到強烈的和絃音就安靜了下來, 安安靜靜地聽了5分鐘。 這是她第一次感受聽覺愉悅的經歷。
Advertisiment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 她能心滿意足地躺著聽和絃音, 同時看著抱著她的人的臉, 似乎把這個人的臉跟這聲音聯繫了起來。 幾天之後, 她一個月大了, 有人跟她說話或為她低聲吟唱時, 她獲得了更大的愉悅。 儘管她此時還沒有注意到聲音, 但很可能就是這個時候, 她開始把聲音跟人的面孔聯繫了起來, 也許這種聲音還增加了這面孔的魅力。
此時, 同時有跡象顯示, 嘴唇成了她主要的觸覺快樂的來源。 我可以確定的第一次微笑出現在寶寶滿月前的那天, 有人用手指逗弄她的嘴唇的時候。 一兩天后, 輕觸她的嘴, 她就會不斷地笑。 同樣也是在滿月前的那天, 當大人把她的嘴唇送到乳☆禁☆頭旁時, 她用手抓住了乳☆禁☆頭, 這是她第一次出現類似於抓握的動作,
Advertisiment
顯然, 眼睛在心理生命的發展中起了個帶頭的作用。 但寶寶此刻的行為還遠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看”。 普賴爾教授認為, 在這個階段, 眼睛還沒有適應遠近, 儘管它們現在能夠注視左右了, 也就是說, 兩隻眼睛的黃點可以一致地凝聚在一個物體上了, 但晶狀體還沒有適應距離。 儘管寶寶可能感覺到了方向, 但還無法感受空間的深度。 只有當一個物體碰巧出現在她眼睛天生的清晰距離上時, 她才能看清它。
她也不太可能看清物體的清晰輪廓, 她只能看到一個不明確的塊狀。
Advertisiment
依據這樣的理解,
Advertisiment
與此同時, 大自然賦予了人類幾乎與寶寶們的感覺狀況配合得天衣無縫的教育用具, 那便是總在他們上方密切關注、微笑、大笑、點頭、在亮光下顯示著所有令人高興的光影變化的母親的臉龐;由母親的臉龐發出成千上萬的無確切意義的輕柔的愛☆禁☆撫聲、歌唱、談話和呼喚;寶寶邊看著母親的臉龐邊感受到的她的輕拍、擁抱、舉抱以及所有的照料,
Advertisiment
我們寶寶的母親特別討厭對寶寶來說自己只是一些支離破碎的現象的集合而不是一個媽媽的說法, 但是, 你越這麼想, 就越會感到很慶倖這是一個事實, 這種概念就好像將你分解成元素, 然後再一項一項地合成你的寶寶精神生命的基礎。 這裡暗含了許多關於個性的哲學, 伯德溫教授寫了一本大部頭的著作, 主要是顯示從寶寶和小孩子的發展中可以看出其他所有人都是我們每個人的一部分, 所以, 事實上並不存在孤立的個性, 我們大家是同一個精神,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跟著寶寶的感覺走。
我們大家是同一個精神,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跟著寶寶的感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