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喂養原則及注意事項

早產兒更需要母乳喂養。 因為早產母親的奶中所含各種營養物質和氨基酸較足月兒母乳多, 能充分滿足早產兒的營養需求而且早產母親的奶更利于早產兒的消化吸收, 還能提高早產兒的免疫能力, 對抗感染有很大作用。 所以媽媽一定要有信心, 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適合喂養孩子, 要想辦法讓孩子吃到母乳, 或者想辦法讓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 母親要盡可能地與早產兒接觸, 如住院的醫院有母嬰同室病房, 媽媽一定要陪伴寶寶入住母嬰同室病房。 對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嬰兒, 媽媽要按時擠奶(至少每3小時擠1次),

Advertisiment
然后將擠出來的奶喂嬰兒。

第2周的早產兒, 生活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 出生體重較大的早產兒, 喂養已經不會有困難了。 體重輕、發育不健全的早產兒, 經過在醫院新生兒病房的治療, 如果情況好轉, 可以回家由媽媽自己哺乳。 我們還是強調早產兒最好用母乳喂養。 如果孩子一生下來就住院, 母親能夠堅持擠奶, 孩子出院后開始母乳喂養, 問題不是太大。 如果母親的乳汁已經很少或幾乎沒有了, 要開始母乳喂養就有一定難度。 不過媽媽還是不要放棄, 不要喪失信心, 堅持讓孩子吸吮, 許多媽媽的乳汁可以增多。 對于母乳一時不能滿足孩子的情況下, 可以采取混合喂養, 然后過渡到母乳喂養。

Advertisiment

由于種種原因, 的確不能母乳喂養時, 只好采用人工喂養。 一周以后早產兒的人工喂養與正常新生兒有許多不同之處, 下面分別予以敘述。

7天~14天的早產兒, 每天能量供給以100千卡(約419千焦)/千克體重計算;也可以用簡便的記憶法, 即日齡每增加1天, 每千克體重增加10毫升稀釋牛奶。 孩子7天時每千克體重的稀釋牛奶量為170毫升, 8天時就是每千克體重180毫升, 9天時為每千克體重190毫升, 10天為每千克體重200毫升。 10天以上應根據孩子的實際體重來增加。 1~2周的早產兒仍然喂給2:1的稀釋牛奶。 早產兒滿1周, 最遲2周后, 應添加維生素a、維生素d(即濃縮魚肝油), 主要是為了促進鈣的吸收。 一般用魚肝油滴劑, 每日滴4滴, 也可以選用維生素ad混合膠囊。 但要注意不能直接把膠囊放在嬰兒嘴里,

Advertisiment
以免引起窒息。

15天~28天的早產兒, 每天能量供給以120-140千卡(約502-586千焦)/千克體重計算;也可以用簡便的記憶法, 即以孩子目前體重的1/5為每天的稀釋牛奶總量。 比方說一個孩子體重25千克, 1天的牛奶總量即為500克, 也就是500毫升。 這個時期的早產兒仍然喂稀釋牛奶, 不過牛奶的濃度可以逐漸增加, 慢慢由2:1奶增加為3:1奶(3份牛奶:1份水), 再逐漸增加為4:1奶(4份牛奶:1份水)。

早產兒人工喂養時, 也要對牛奶進行消毒、加糖和稀釋, 奶具的消毒更應該特別地注意。 在增加牛奶的量時, 要參照第1周內早產兒的喂養方法進行。

早產兒喂養注意事項

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 出生時體重低于2.5千克, 身高少于46厘米的寶寶。 寶寶早產的原因很多,

Advertisiment
孕婦高血壓、急性☆禁☆感染、重體力勞動或多胎等都可以引起早產。

一般早產兒在肝臟貯鐵、骨骼貯鈣、消化功能及免疫機能等方面都尚未發育完全。

多數早產的寶寶一般身體瘦弱, 皮膚薄而發亮、哭聲細微、肌肉無力、體溫偏低、呼吸困難, 對各種疾病的感染率明顯增高。 照料早產的寶寶, 除在維持體溫和避免感染這兩個方面應特別關注之外, 還必須格外細心地喂哺。 凡出生體重低于1.5千克以及不能吸吮的早產嬰兒, 剛出生時般家庭是無法自行喂養的, 必須留在醫院繼續觀察。 我們這里介紹的是出生體重為1.5~2.5千克的早產兒的喂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