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正確培養孩子建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對自己和自己能力的信任。 自信一方面取決於遺傳因素, 另一方面主要取決於後天撫養教育和孩子自己獲取的經驗。 自信心既可增強也可減弱。
自信心與對他人的信任緊密相連。 培養孩子相信自己, 日後他必定會相信他人。 這一教育必須在孩子很小時就注意到。 胎兒在母親腹中9個多月, 處於溫暖、被保護的環境裡, 母親持續不斷地供給他營養品。 胎兒被羊水和媽媽柔韌而富有彈性的子宮壁舒適地包圍著。 然而一降臨人世, 嬰兒就會受到聲、光和陌生氣味的強烈刺激和襲擊。 父母該把這些最初的刺激和襲擊降到最低限度,

Advertisiment
即環境要安靜, 講話聲要小, 光線不太強, 空氣要新鮮。


又如, 若經常對躺在搖籃裡尖聲哭叫的嬰兒不予理睬, 你就是在給嬰兒製造不必要的憂愁、孤單、害怕, 甚至氣憤的感覺, 以至削弱嬰兒對你——他的撫養人的信任和信心。 在孩子出生後的頭一年, 允許他盡可能多地和他喜歡的人(通常是媽媽)在一起;允許他在安全範圍內探索身邊事物, 再轉回到媽媽身旁。 這樣, 孩子對自己, 對媽媽的信任就會不斷增強。 他會感到世界是安全的, 他能夠征服任何事物。 他會逐漸大膽而快活地短時間離開媽媽一也許他走出房間, 單獨玩耍幾分鐘。 但同時, 他隨時要知道媽媽在哪裡。 倘若媽媽和孩子頻繁地分離,

Advertisiment
或長久地離開, 又沒有一個能為孩子喜歡的人替代媽媽陪伴他, 孩子的信心和信任感將受到打擊。
開始時, 嬰兒或幼兒與媽媽分離1天以上, 就會顯露出憂愁和氣惱。 當媽媽歸來時, 孩子會一頭紮在媽媽懷裡, 仿佛永遠不再讓她走開, 但對媽媽的氣惱仍然存在。 倘若媽媽離開的時間更為長久, 又無稱職的替代人照看, 孩子則會變得安靜, 不好活動, 萎靡不振。 不過孩子這種情況會逐漸消失, 孩子也會重新呈現笑容。 因為孩子會拚命地向所有各式各樣的人尋求他失去的最基本的一對一的愛和照料。 此時如果媽媽返回來了, 孩子也許會對她全然不予理睬, 把她視為不重要的人物。


儘管最終孩子由於分離而產生的情緒消失了,

Advertisiment
但他內心總潛藏著被遺棄的恐懼, 因為孩子已經知道媽媽不在身邊是怎樣一種滋味。 同時他的害怕, 生氣和憂愁會轉變成過分的依戀、會產生睡眠障礙, 尿床, 更為經常地吮吸媽媽乳☆禁☆頭、橡膠乳☆禁☆頭、手指等壞毛病。 許多父母與孩子離別一段時間以後, 感到孩子變了, 但又不能確切講出變在哪裡。 他們必須盡一切努力提高孩子的信任和信心, 這樣才能使孩子恢復到以前的樣子。


自信心和對他人的信任建立在安全、穩固的人際關係的基礎之上。 多表揚鼓勵, 防止消極的批評, 才能使孩子獲得自我價值感和自豪感。 要不斷提高孩子的責任心, 允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以使孩子在上學前會穿衣、漱洗、認識環境和單獨實踐。

Advertisiment
當孩子不能完全獨自地做好一種事情時, 你要適時地幫他一把。 孩子自己做事時要給予表揚。 如果孩子願意, 鼓勵他再試一試。 請記住, 交給孩子做的事情不要太難, 使他無法勝任。 孩子只有在前一步取得了成功的歡樂和信心後, 他才會懷著更大的信任去嘗試下一步。 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獲得的進展, 可以給孩子帶來良好的自我感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