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 公立小學和教會小學完全以街道劃分, 除特殊原因外, 家長不得自己選擇學校, 也極少有家庭在小學階段送孩子去私立學校或寄宿。 不過學校在分班時, 會特別考慮到每個孩子的居住地域, 讓每個孩子都有可以一起上下課的同伴。
在入小學前, 德國的教育機構一再強調不必讓孩子預先學會寫字或做算術, 以便在入學後能夠開始正常學習。 學齡前兒童只需學會安靜聽講, 能夠在學校自理, 能夠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就可以了。
德國小學只有4年, 每天只上半天課,
Advertisiment
德國的小學生每天做家庭作業的時間不會超過半小時, 而且星期五放學後沒有家庭作業, 假期也沒有家庭作業, 整個小學期間沒有大考小考。 學校重視的是孩子平時的表現和每一次當堂作業、當堂測試的水準總和。 班裡也不會公開學生的學習成績, 也沒有排名次的做法。
德國小學教室裡一般放幾張小長桌, 每桌5~6個小孩, 每過一個月就會換座位, 以便孩子能接觸到不同的同學, 並保護眼睛。 同一桌的孩子可以時分時合地做作業或者討論問題。
Advertisiment
舒適而又“艱苦”的日本小學
日本小學生的學習條件是優越舒適的。 在校門外, 任何車輛遇到上學的孩子, 都會立刻在十米之外停下來, 讓小學生先行。 校門外的馬路在百米之遙就畫滿彩色標誌, 任何車輛一進入彩色區就要緩緩而行。
在學校裡, 學生每天的午飯和點心都豐富可口, 而且每個星期的開始, 家長都會收到一份社區統一印製的本周小學生午餐食譜, 上面詳細地列出了每餐的內容和營養成分含量。
但日本孩子從上學第一天起, 不管家離學校有多遠,
Advertisiment
美國老師給家長的10條建議
1、儘量表揚孩子, 讓孩子每天都感覺到他在學習上取得了進步。
2、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內容和實際進步程度, 多詢問孩子最近學了什麼, 掌握得如何等。
3、經常給孩子制訂幾個容易達到的小目標。
4、刺激孩子的學習欲望, 抓住生活中的各種機會讓孩子學習。
5、幫助孩子樹立責任心。 讓孩子學會洗碗、洗手帕等, 盡到他的責任。
Advertisiment
6、在孩子面前做表率。
7、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老師, 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貶低老師。
8、定下家庭學習規範, 並自始至終嚴格執行,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作息習慣。
9、引導孩子善於提出問題, 培養孩子多問一個“為什麼”。
10、要使孩子重視上學, 儘量避免缺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