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怕生不是天生的,
而是與環境有關,
指責、怒駡只會讓孩子更退縮,
不妨找出原因,
再對症下藥,
才能打開孩子害羞、怕生的情結。
造成孩子害羞、怕生原因
對於孩子害羞、怕生的行為表現,
父母應先瞭解其原因。
一般來說,
寶寶出生後六至八個月,
便開始進入“認生”期,
造成孩子害羞、怕生的背後原因不外乎下列幾種情形:
1.個性差異:每個孩子的個性氣質都不相同,
有的內向、害羞、退縮;有的則是活潑、大方。
如果孩子生性內向、害羞或膽小,
必然比較容易怕生。
2.互動機會少:現代家庭子女少, 無形之中也減少了孩子與同伴互動的機會。
Advertisiment
3.不安全感作祟:寶寶行為發展的第一年,
會對主要照顧者產生強烈的依賴感。
如果此時不注意影響他,
容易造成孩子對人產生畏縮、不信任感,
而間接影響孩子日後與人相處的關係。
4.父母教養態度:父母忙於工作沒時間陪伴孩子, 和孩子缺少聯繫。 或討厭孩子吵鬧、怕孩子一直跑來問問題時, 而讓孩子以看電視、聽錄音帶等打發時間。 當孩子有吵鬧行為時, 就怒駡他“不安靜就要挨打”。
Advertisiment
5.缺乏自信心:因為孩子本身溝通或接觸社會的技巧不佳,
導致孩子缺乏表現自我的信心,
而選擇以退縮及逃避的行為來掩飾自己的缺點。
6.遺傳因素:父母本身天生個性屬於內向、害羞, 又缺少與其他鄰居、朋友聯繫的機會, 相對的, 也會造成孩子害羞、怕生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