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輔食六大“清規戒律”

俗話說, 嘴壯的寶寶身體也壯、精神頭足。 小baby的聰明健康, 和“吃”直接掛鉤, 絕不含糊。 如果營養跟不上, 他很快就會給媽媽點顏色看看:體力盯不住、睡覺不踏實不說, 身體的正常發育也會節外生枝。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 他每天吃什么、怎么吃, 真的需要媽媽特別的牽掛。

據權威調查資料顯示, 我國嬰兒在3~4個月前的生長指標能達到國際標準, 但4個月后即開始落后于國際標準, 這都是輔食添加不得當惹的禍。

“靠不住”的母乳

朵朵是早產兒, 生下來時只有5斤2兩, 好在媽媽的奶水又足又濃, 沒出滿月小臉蛋兒就鼓起來了,

Advertisiment
個子和體重都長得很快;幾個月下來, 和同月齡的寶寶比絲毫不遜色。

然而, 最近一段時間, 竟一兩也沒長!經查:結論竟是貧血。 一向精心的媽媽怎么會出了這么個大漏洞?

專家診斷:朵朵的貧血是由于體內缺鐵造成的。 她比同月齡的孩子發育得快, 就需要更多的鐵來合成血色素;此時的母乳又不能完全提供。 所以, 寶寶體內對鐵的饑渴只能靠母乳以外的東西來補充。 如果媽媽在她4個月大時, 及時添加一些富含鐵的輔食, 如蛋黃, 這種現象就能避免。

與輔食相處的清規戒律

從什么時候開始試著讓寶寶吃點飯、吃什么、怎么吃, 是每一位媽媽必須熟知的事情, 提早或滯后添加都會給寶寶弱小的身體帶來種種不適;而哪個先吃、哪個后吃,

Advertisiment
里面的說道也不少。

輔食添加 沒有絕對的時間表

何時讓寶寶食“人間煙火”, 其實并沒有統一的時間表, 需要根據寶寶的消化功能而定。 目前專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4個月以后給寶寶加餐, 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消化系統逐漸發育成熟, 可以接受母乳或配方奶之外的流質食物, 也不容易發生過敏反應。

初嘗輔食 淺嘗輒止

寶寶最早接觸輔食, 應從一種開始, 量也要特別少, 比如一勺調得很稀的米粉;1/4或更少的蛋黃, 用奶或水調成稀糊狀, 讓寶寶少量試吃。 輔食越稀, 寶寶越易吸收, 最好是一湯匙谷類食物加4~6湯匙奶或水, 隨著月齡的增長, 加水量逐漸減少。 一般小孩的胃容量只有幾十毫升, 吃完奶后或兩頓奶之間,

Advertisiment
寶寶的胃都不會有太多空間;而對新食物, 寶寶的胃也有個接納的過程。 所以, 媽媽不要以自己的感覺來衡量孩子:只吃一勺、兩勺, 太少了。 其實, 這對baby來說已經夠了。

輔食喂養 不能貪多

有的媽媽希望寶寶長得快一點, 什么東西都讓孩子嘗一點, 這是喂輔食之初的大忌:指望寶寶一口吃個胖子的直接后果就是欲速則不達。 比較穩妥的方法是喂輔食初期, 一次喂一種食物, 連續一個星期或10天后無不良反應, 再嘗試喂新的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